第06版:透视

全面深改迈新步 聚力发展闯新路

安徽省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推动改革任务落实,释放改革红利惠及民生,带动城市建设实现华丽蝶变

□ 李长龙 保 妹

砥砺前进新时代,奋发有为看经开。安徽省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合肥经开区)党工委以高起点设计、高站位推进、高效率落实,向全面深化改革迈出坚实有力的新步伐。2019年合肥经开区经济、社会等六大方面14条改革要点全部完成,2020年将细化33项改革要点,推动改革任务由“纸面”到“地面”顺利落地,正加快释放改革红利惠及民生,带动城市建设实现华丽蝶变。

聚焦重点

经济创新转型升级加速

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就是要啃下“硬骨头”、攻破“老大难”,更要创新敢为。合肥经开区党工委深改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全面深化改革,合肥经开区坚持聚焦重点,确保以点带面牵引全局。

2019年以来,合肥经开区以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和战新产业培育为支点,撬动经济创新转型升级。值得关注的是,经开区推进“科技+产业”,形成以4家国家级(占合肥市57.1%、占安徽省40%)和15家省级研发机构为骨干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规上工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87. 5%。新增3家市智能工厂、38家市数字化车间,500家企业上“云”。创新赋能使产值占60.7%的家电、汽车、装备制造、快速消费品等四大主导产业,逆势上扬。

同时,集成电路行业突破“卡脖子”核心技术。长鑫12时存储晶圆制造项目实现国内首款自主研发DRAM芯片量产;引进北方华创、思立微等产业链核心企业20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集聚发展,蔚来汽车产销突破2万辆,江淮大众研发中心开建,首款车思皓E20X正式上市,国轩电池投产运营,德国大众首个智能网联及自动驾驶智慧城市项目加速建设。

此外,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行业多点发力,天麦口服胰岛素项目通过省重大专项评审,新引进登特菲口腔类医疗设备、有方开放式CT系统核心部件生产研发、麦德盈华生物医学影像研发等项目15个;引导国药控股、南京医药、九州通并购整合区内医药流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9.3%,占比扩大至66.7%;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47家、高新企业103家,高新企业近3年平均增速达41.4%。

狠抓落实

确保关键领域蹄疾步稳

国家级开发区的金字招牌,是使命光荣更是重任在肩,开发区也因此成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试验田”。2019年,合肥经开区落实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升级经开区综保区,跨境电商产业园投用,建设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保税进口业务单量突破100万单,复制自贸区66项改革经验,推行“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先出区、后报关”等监管模式创新。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是最大的政治责任。2019年,合肥经开区南区雨污混接整治位完成100%,整改速度、质量在合肥全市领先。王建沟流域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十五里河京台高速初期雨水调蓄池等水环境工程建成使用,河湖断面水质改善明显。同时,北区水环境治理对标国际一流水平,与德国汉诺威团队合作,完成《合肥空港国际小镇生态水系统综合规划》。

全面深化改革,释放的红利直接惠及民生。合肥经开区坚持问题导向,确保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党工委深改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民群众对更高水平的教育和医疗等民生需求越来越迫切,破解问题,补齐短板持续发力。2019年,合肥经开区出台《明珠教育人才工程实施办法(试行)》,认定首批明珠教育人才353人。此外,聘请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设立“名校长工作室”,以优秀教育人才带动教育水平提升,全区中考平均分提高22.27分。同时,全面实施医疗卫生事业3年行动计划,与安医二附院签订南区卫生所一体化合作协议,安徽省二院对北区2所卫生所统一管理。

合肥经开区党工委深改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改革任务落实亮点频现。实施“创转升”行动,一张蓝图抓到底,持之以恒攻坚,亩均税收、利润、营收上年增长16%、23%、39.5%的情况下,再实现9.2%、15.3%、18.2%的增长。

细化总台账

撸起袖子加油干

合肥经开区首次以工作台账形式推动深改要点,细化2020年工作要点总台账,明确责任部门,做到任务分解、进度安排落实做细。将14项改革要点细化成30项具体改革事项,明确改革成果形式和完成时限,推动改革任务由“纸面”到“地面”顺利落地,变成推动经开区发展的实际成果。

值得关注的是,围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设科技创新策源承载地被列为首要任务。具体来说,合肥经开区今年将构建“两湖科创圈”,丰富科创生态,建立各类创新要素高效运转、自由流通机制。完善大院大所合作机制,与复旦、科大、合工大等高校开展成果转化应用合作。建立双创载体考核评价激励体系。支持大企业建设专业孵化器。

其中,推进明珠广场8.48平方公里片区控规修编,计划在今年7月底完成审批。年底前还将实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20%,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任务,实现发明专利增长10%等量化的任务。

在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合肥经开区今年将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构建科技和产业协同创新体系。聚焦龙头企业,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大力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其中,明确将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评,出台鼓励工业企业上云政策,全年力争完成500家上云。此外,将出台生物医药等专项产业招商政策,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平台;形成生活性服务业业态规划,引入生活性服务业主体。

围绕构建开放大格局,经开区今年将创建安徽省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示范区,扩大复制改革试点经验。建设并优化开放平台,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开放功能转向产业化、规模化。推动海关监管模式创新,提升通关效率。其中,编制对标自贸试验区发展导则目前已提前完成。今年一季度,合肥经开区逆势上扬,进出口总额实现了32.3%的增长。

2020-07-02 安徽省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推动改革任务落实,释放改革红利惠及民生,带动城市建设实现华丽蝶变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7723.htm 1 全面深改迈新步 聚力发展闯新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