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服务群众提水平 营商环境再优化 政府工作更高效

山东东营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流程再造按下“提速键”

□ 郑代玉

打造山东省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大力实施改革攻坚,积极进行流程再造,山东东营必须干在实处、跑在前列。

100个高频民生服务事项掌上办理、企业开办时间压减到1个工作日内、实施“非工作时间政务服务”、建立重大决策研究论证机制……

今年以来,东营市坚决贯彻落实山东省“重点工作攻坚年”部署要求,聚焦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人才制度、科教、财税金融、资源环境、企业改革、开放倒逼、优化法治环境、市域社会治理等领域,按下了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流程再造的“提速键”,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刀刃向内的勇气,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从企业、群众的需求出发,打破壁垒,冲破框框,精简层级,提高效率,优化服务,大大提高了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营造出良好的营商环境,极大激发了东营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服务群众

简单便捷是方向

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就是要让群众办事少跑腿,简单便捷是标准和方向。

以往,东营市民看病,需要带上所去医院的就诊卡或病历本、个人社保卡,想要加快看病速度,有时还要多带上几个家人朋友,帮着排队挂号、缴费、拿药。不管大病小症,总得花费大半天时间。而今,东营市民看病只需要拿出手机,微信关注健康东营公众号,就能挂号预约,看完医生再使用社保卡账户缴费拿药,再不用拿着就医卡、病历本、社保卡来来回回排队等待了。市民看病方便快捷的现实,映射的是东营市加大公共卫生领域改革攻坚力度,加大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集中攻坚居民健康卡、社保卡不能互通“堵点”的创新能力。

为让群众办事更方便快捷,东营市今年在公共服务领域流程再造上下了“绣花”功夫。为推动基层服务“就近办”和“随时办”,东营市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建成166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各类便民服务事项。针对办事群众“上班时间没空办、下班时间没处办”的问题,东营市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实施“非工作时间政务服务”、建设24小时自助服务区,群众可在节假日、双休日和工作日午休时间办理社保、公积金等45项高频民生事项服务,也可以就982项事项,到服务区自助办理、查询,进行证照打印。

东营市还积极利用“互联网+”,在全省首先开通政务服务e平台“东营掌上通”,使事关出生、教育、就业创业、婚育、医疗健康、旅游出行、养老助老、丧葬服务的100个高频民生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完事。东营市还着力打通了70多个政府部门数据壁垒,将43个省市自建系统纳入“一网通办”,开展“全程网办”政务服务,推动行政许可、行政给付、行政确认等市县两级“10+1”类42,150项事项全部上网运行,推出了第一批48项“秒批、秒办”事项,使申请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95%。

环境打造

企业成了评分人

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推动更多企业、项目落地生根,享受到更多优质便捷的政务服务,始终是推动改革攻坚、流程再造的使命。

今年4月初,东营市胜利第四十六中学教学楼铝合金窗户更换及地面铺装工程负责人李泮林使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进行网上申报,1个工作日后,他收到了一份立项电子证明。这份由东营市行政审批局核发的“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电子证明,是东营市首张“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电子证明,也是山东省核发的首份立项批复电子证明。这张电子证明的核发,标志着东营市项目立项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审批、限时办结、网上校验、系统共享”的全程电子化审批。

“线上申领项目立项电子证明省去了我们准备纸质材料、办事人员跑审批等环节,省去了我们拿着一张证明跑多个窗口的麻烦,省时又省力,为我们企业及时复工复产、加快项目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能够迅速开工建设,李泮林打心眼里对这样的改革创新表示欢迎。

将企业开办时间压减到1个工作日之内,推出“政府免单”服务,促进企业开办“零成本”;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六简审批”,审批事项精简到63个,审批时间控制在90个工作日内,分别比国家和省缩短30个、10个工作日;借鉴创新“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工业建设项目审批时间不超过20个工作日;按照“依法放权、应放尽放、放无可放”的原则,采取直接下放、委托下放、窗口前移等方式,下放165个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在东营区、垦利区、东营开发区大厅办理,中心城区率先实现“同权审批”……东营市以“放、减、通、优”为重点,推进“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系统推进政务服务流程再造,为改革攻坚行动打下坚实基础,为好企业、好项目选择东营、落户东营创造最优环境。

政务服务

提速路上一直跑

过去,办退休手续是个力气活,得连续多日 “跑手续”。从今年开始,东营市退休人员办退休手续,只需要到政务服务大厅,填一张表,10多分钟就能办完退休手续。这样的便捷和高效得益于东营市在山东省率先启动的退休“一件事”改革。今年以来,东营市通过资源整合、流程再造、系统集成,将与企业职工退休关联的上下游25个事项(灵活就业人员26个事项)集成为“一件事”,实现了“一窗办理”“一次办结”。

东营市聚焦“提速增效”,大力推进政府机关运行流程再造,最大限度削减层级、减少环节、压缩时限,实现了决策提速、工作提速、落实提速。

为加快东营项目建设、落地,东营市实行重大决策研究论证制度,对重大事项决策实行“由上而下”的顶格协调,一项工作由谁决策,这项工作就由谁来召集、安排、论证,一抓到底,改变了过去自下而上层层传递的模式。

为把“路线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东营市建立最快协调推进机制,实行“3+N”重点项目会商机制(“3”是市长、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市领导;“N”是重大项目和复杂问题涉及部门)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1+N”例会制度(即,分管副市长+N个城市建设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例会),领导牵头研究解决困难问题,加快推进工作开展。市级层面成立32个专班,对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的重点工作,明确市级牵头领导,制定行动实施方案,全力抓落地见效。

为解决好“层层落实,而不是层层督查落实”的问题,东营市建立完善“乡呼县应、上下联动”平台,赋予乡镇(街道)对需县级职能部门解决事项的协调权,解决有些工作“看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问题。

推动部门内部职责扁平化、部门之间流程协同化,完善部门协调配合联动机制,实现跨部门事项一次性办结率达到70%以上,部门间征求意见时长压减至1个工作日,文件会签时长压减至3个工作日以内。

……

破痛点、疏堵点、消盲点,在改革攻坚、流程再造的道路上,东营市正以舍我其谁、冲锋在前的勇气和担当,不断推动改革再深入、工作再落实、力度再加大,努力跑好流程再造“马拉松”。

2020-06-02 山东东营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流程再造按下“提速键”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6818.htm 1 服务群众提水平 营商环境再优化 政府工作更高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