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十三届全国政协考察调研的“大年份”。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苏军,作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为了在这一场场履职大考中交出满意答卷,本着“精准建言资政,加强履职担当”的原则,围绕“促进医疗健康产业发展”这一主题,多次前往相关企业研发、生产一线进行深度调研。
医药行业作为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一直是苏军持续关注的重点主题。早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苏军就曾呼吁扶持再生医学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次两会期间,苏军委员再次建言设立国家再生医学研究中心。
“‘无调研、不建言’是政协委员的庄重承诺,只有直面问题,充分掌握大量一手资料,才能真正履行好委员建言、议政、监督的职责。”苏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始终强调履职要突出一个“实”字。
谈到过去一年来的调研成果,苏军说,再生医学是研究开发用于替代、修复、重建或再生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理论技术的前沿交叉学科。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需进行身体组织修复的再生医学治疗患者约1亿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器官移植等重症患者约2亿人,2020年国内再生医学领域产值预计将达到1800亿元以上,并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无疑将对我国医药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更将促使医药行业承担更大的责任。再生医学作为医药行业的高精尖领域,更是重任在肩。”苏军认为,大力发展再生医学,对于增进人民福祉、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意义重大。“而从目前现状来看,我国再生医学产业发展不平衡,总体规模较小,科技成果转化少,每年需从发达国家进口大量再生医学材料和相关医疗器械。”
“通过实地调研,北京一家公司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据苏军介绍,这家名为北京幸福益生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自主研发的Regesi再生硅材料,一举打破了发达国家垄断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可降解心脏支架、神经修复、骨骼再生、器官再生等医学领域,已申请发明专利44项、PCT国际专利14项,科技成果转化76项,连续4年列为北京市高精尖产业集群重点项目。该公司设立的国内首个再生医学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汇聚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深圳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协和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等单位院士专家22名、博士研究生30多名,具备一定的集群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条件。
苏军建议,有关部门应牵头加快研究论证建设国家再生医学研究中心,充分发挥相关骨干企业的引领作用,联合高等院校、医院、科研机构等,在技术研究、绿色制造、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加快推进我国再生医学产业发展,加速高精尖再生医疗器械产品国产化,抢占国际再生医学发展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