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视窗

服务企业“全体系” 争做企业“店小二”

江苏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以提高企业认可度、满意度、赞誉度为落脚点,当好工业企业的“娘家人”

□ 王 伟

江苏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以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以徐州市委、市政府要求为依据,以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为切入点,以提高企业认可度、满意度、赞誉度为落脚点,服务企业“全体系”、争做企业“店小二”。

全面落实减税降负政策。以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获得感为目标,紧紧围绕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整治各类乱收费指标等四个方面,结合实际,对标一流。2019年,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制定了《徐州市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优化提升工作方案》,细化25条具体措施,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减税降负政策,2019年全年实现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107亿元。

稳步推进清理拖欠工作。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制定《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方案》,全面摸底排查徐州市12个县区政府、83家市级政府机关、近500家市级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清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明确责任区分范围,建立投诉反馈渠道,取得极其明显效果。其中,2019年度清理完成6.29亿元,清偿率100%。

推进千家企业培大育强。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全市相关单位,建立高成长型企业培育库,持续开展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创新型企业培育等千家企业培大育强活动。其中,2019年徐州斯尔克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荐上报徐工随车、海伦哲等13家企业申报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督导扶持民营政策落地。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全市督导落实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各项政策,细化分解为99小项,编印《徐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服务指南》。其中,2019年度已培育国家级创新创业升级特色载体、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各1家,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8家,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6家。培育省级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18家,市级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18家。

健全民企现场办公机制。2019年,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制定《关于领导干部深入民营企业开展现场办公的通知》,积极推动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开展民营企业现场办公,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并完善全员化、常态化、制度化服务民营企业制度,营造各级领导和部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的良好环境,形成各级领导、各部门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扎实开展政企同行活动。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以实施深入走访企业、推动支持政策落地、推进项目建设、推动银企深度对接、提高要素保障水平、推进功能性平台建设、推进科技创新、推进培大育强服务、推进企业降本增效9大行动为抓手,牵头全市政企同行专项行动,及时跟进了解督促各单位工作推进情况,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积极推进壁垒攻坚行动。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加快共享交换平台和电子证照库建设,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共享,动态归集实时数据,如期推动“互联网+监管”数据采集报送,建成全市政务数据共享服务体系,实现与国家发改委公共信用信息、公安部人口信息、市场监管总局企业登记信息等重要信息资源的共享应用,初步实现了与国家、省、市、县数据的共享交换。

推动工业企业复工复产。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制定“21条”,帮助中小企业纾难解困。 “21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中央电视台等各大新闻媒体多次报道宣传徐州做法。其次,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还强化执行,兑现疫情期间惠企政策。牵头相关部门制定省、市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实施细则》,真正让支持中小企业各级政策措施“看得明白、落得下去、用的有效”。再次,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精准施策,推动工业企业复工复产。“企业内控”“外防输入”“惠企强企”精准施策,组织市、县、镇三级2046名干部,对全市1778家规上工业企业和450家培育规上工业企业进行包挂全覆盖、帮扶全周期。“畅通产业链”协同发力,“搭建平台”助力推进,研发汉云工业企业疫情防控信息管理平台网格化管理、数字化统计、智能化分析、可视化数据管理,有效提高申请效率、缩短企业与政府沟通时间、提升疫情科学防控能力。

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当好工业企业的“娘家人”、做好工业企业的“店小二”。

(作者系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党组书记)

2020-05-27 江苏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以提高企业认可度、满意度、赞誉度为落脚点,当好工业企业的“娘家人”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6483.htm 1 服务企业“全体系” 争做企业“店小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