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发生以来,作为北京的经济大区、国际化大区,朝阳区始终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推进企业复工复产,保市场主体、保居民就业,全力抓“六保”促“六稳”,确保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稳定。
及时出台支持企业政策
朝阳区主动加强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分析研判,密集组织了一系列专题调研和企业座谈会,在2月18日和4月30日先后出台了《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企业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稳定发展的若干措施》、《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影响保持平稳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聚焦保市场主体、保居民就业,有效实现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全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房租减免是助力广大中小微企业稳定经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朝阳区积极回应企业诉求,出台了区属国有企事业单位房租减免政策,并制定了鼓励社会企业(房东)房租减免补贴政策。初步统计,朝阳区2月~4月区属国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企业(房东)累计减租将超过10亿元,惠及中小微企业超3万余家。
同时,认真落实税费减免政策,2月~4月为15万余家参保企业减免三项社保费用近80亿元,占北京市减免费用总额的1/4;对受疫情影响纳税申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依法办理延期申报或延期缴纳税款近3亿元;对中小微企业停征特种设备检验费、污水处理费、占道费预计约806万元。
进一步加强金融帮扶力度
为有效解决疫情期间企业因营业收入降低带来了现金流紧张问题,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在疫情期间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征信等方面服务,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
不断做实做强中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引导金融机构上线117种融资贷款产品,截至目前,注册企业突破5000家,成功放款520余笔,贷款累计规模近31亿元。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应急续贷支持,前后推出两期共计1亿元的中小微企业防疫应急续贷基金专项信托计划,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发放应急续贷信用类周转贷款。还将设立区级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和中小微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资金,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担保支持。
认真落实援企稳岗政策
企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经济单元,稳企业与稳就业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朝阳区高度重视稳就业工作,不折不扣把北京市各项援企稳岗政策措施落实到位,鼓励企业稳定工作岗位。
朝阳区出台了《朝阳区疫情防控期间人力资源服务补贴实施办法》,对为重点企业提供用工服务的人力资源机构给予补贴;为全区5000余家重点用工企业近30万人申请各类促进就业资金4.2亿元,做好稳岗就业补贴资金发放;加大招工用工支持,通过多种线上途径发布岗位供求信息2万余个,主动为餐饮、商超企业以及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对接用工需求;增设了就业政策咨询电话,设立社保“减免缓”专线,已累计为企业解答咨询8万余次。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朝阳区已连续3年在北京市对各区优化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居首位,这得益于其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核心功能的关键一招。
在疫情期间,朝阳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预约办、网上办、寄递办的“非接触式、不见面”服务模式,创新采用“容缺受理、即时办理、即时取照”的方式,快速为近20家防护物资生产企业增加生产经营范围。强化对重点企业、重点楼宇防疫物资供给,为重点企业协调解决口罩需求200余万个,在全区主要商务楼宇配置450套红外测温设备。全力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包”常态化工作机制,全区上下通过视频连线、实地走访等方式密集联系了近千家重点企业,认真了解企业经营发展情况,主动送信息、送政策、送温暖,有效解决了一批复工复产中遇到的防疫政策、人员返岗、物流运输、贷款融资等方面问题,精准助推重点企业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