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秀平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建校于1991年,其前身为山西兴华职业学院,2001年经山西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为山西第一所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通过10余年不懈努力、开拓创新,学院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并于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成为教育部首批应用教育型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大学。
5年多来,学院在董事长兼校长宋兴航的带领下,百折不挠、励精图治,在没有伸手向国家要1分钱的情况下,兴建了各类配套建筑设施30余万平方米,比原兴华职业学院建筑面积扩大了14倍,将一所初具规模的现代化高校呈现在了山西人民的面前。目前,这所立足山西、面向全国,并拥有在校生1.5万人、教职工700余人的民办本科高校,已成为三晋大地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求知、修德、强能、报国”是该校的校训。学院办学的初心就是“教育报国”,学院的成功实践源于先进的治校理念——“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及值得称赞的“三三”精神——“三自”,即自信、自立、自强;“三创”,即创新、创业、创造;“三品”,即品位、品质、品牌。宋兴航提出的管理中的“二五工程”,倡导实施的对学生技能要求上的“四懂四会”、学校整体建设的“六个一工程”、学校育人工作的“五心教育”,进而构建面向未来的“三五工程”等,都融为该校独一无二的校园文化。
近年来,学院坚持以“专家治校、名家执教”为立校之本,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建设路径,取得了一系列骄人业绩,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位居山西省高校前列,曾先后多次受到教育部、山西省政府、山西省教育厅的表彰奖励,成为民办教育的新标杆。
在办学方向上,学院着眼于地方经济建设,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先后与300多家企业对接,真正按照企业需求培养岗位需要人才;在人才培养上,教学过程紧密联系生产一线,课程中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建立130多个实验室,着力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在学科专业建设上,以“应用型”育人为本,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形成“应知应会教育(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教育+应用能力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让学生从学习团队转向实践团队再转向创业团队;在队伍建设上,按“双师型”教师要求建设师资队伍,注重教师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师必须掌握生产一线流程要素,了解企业生产的技术装备水平,并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认证;在学生就业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使其最终实现就业创业之目的,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据了解,学院目前已有6万余名技能型人才奔赴各种岗位,成为行业企业的人才蓄水池,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