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花漾新津演绎“美好生活·津治社区”

成都新津县坚持党建引领,着力产治融合,以镇街为单位,制定社区示范引领、整治提升“两张清单”,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初步实现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目标

新津县花源镇东华村“寻芳花源·集趣东华”美景

□ 本报记者 何子蕊 王泽勇

新津,位于四川成都平原南大门,是一个依山拥水的灵秀之地,它因南河、西河、杨柳河、金马河及羊马河“五河汇聚”形成了“风烟望五津”的独特韵味,也造就了这个显山露水透绿见蓝“超级绿叶”的天府风情——花漾新津。

从4500年前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宝墩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到新时代的今天,新津从未停止过开拓创新、敢于拼搏进取的步伐。今年,新津可谓是一路“高歌猛进”,先后荣获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等荣誉称号。

成绩的背后,是新津儿女奋斗的结果。这其中,与近年来新津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前,新津以公园城市理念引领社区高质量发展,坚持党建引领突出造血提能,推进服务下沉创新文化植入,强化人才保障深化平安共建,全力打造“美好生活·津治社区”社区发展治理,初步实现了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的目标。

建章立制夯实党建引领

“好!现在的生活环境好安逸。”新津花源镇东华村村民李学廷说,他虽不太懂诗情画意,但却能感受到东华村美的变化。

确实如此,冬日阳光下的新津花源镇东华村将川西林盘村落的美演绎得淋漓尽致,漂亮整洁的楼房映衬在房前屋后的绿色蔬菜中显得更加精致,曲径通幽的林间小道上,或一簇簇耐寒的花朵正在冬日中傲立着它的娇艳,或一丛丛修葺整洁的常青树木也不掩藏它的美……自然而不失娇羞,娇态而不做作,给人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桃源之景。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如何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东华村党总支书记张蓉成告诉记者,“在环境治理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党员为示范,实施‘一元治理’举措,从原来被动参与,到今天村民主动要求,才有如今的‘集趣东华’品牌。”

“社区发展治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统揽,以制度创新和信息技术应用为动力,调动政府、市场、村民等多方力量,为人民群众创新创造美好生活。”新津县委社治委常务副主任杨黎如是说。

近年来,新津县在推进社区发展治理中,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健全发展治理新机制。构建起了镇乡(街道)、村(社区)、小组(网格)、单元(楼栋)四级组织架构,在产业园区、专业市场和社会组织等新型领域新建党组织17个、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12个,全面推行镇乡(街道)、社区兼职委员、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等制度,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

同时,以“党建+社治”纪实管理,梳理重点项目任务,通过线上下清单、线下促落实,推进各项工作严在日常、落在平常。常态化召开调度会、协调会,研究部署社区发展治理重点事项,层层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此外,在城乡社区、居民小区全面推行“五线工作法”“五步工作法”,促进党的组织网络、管理服务向小区下沉。持续开展“党员在身边·支部面对面”志愿服务三年行动,构建立体化社区服务体系。

不仅如此,新津还着力开展“红色领航·两新助力”企村(社)结对共建行动,联系服务群众“三报到”活动,入户走访1.5万余户达3万余人,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抓在日常,做在平常。坚持党建引领,就是要夯实发展治理的根基,新津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群众参与”原则,建立“整体规划、成片打造”策划机制,通过“社区发现、镇乡呼叫、部门响应、协同治理”方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把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落地落实。

深化“产治”共融重塑场景空间

今年10月份,成都市出台了全国首个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规划,明确指出社区要以发展为导向、以治理为手段,在社区发展中“以事聚人”,在基层治理中“聚人成事”,实现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同频共振。

种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近年来,新津县始终坚持产治共融,以产促治,以治壮产,通过不断增加群众的收入来充分激发群众参与治理热情。

产业发展,群众有收入,社区才能长治久安。花源镇东华村突出“地散业不散”,结合自身特点,推动农商文旅融合串联式发展,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全民创业联动、利益链接驱动,形成了一批村民就近参与的产业场景,不仅解决就业问题,还实实在在增加群众收入。2018年,东华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7万元,年均增长约11%。

“社区要发展,产业要跟进。”新津县委社治委副主任陈夏洪说,突出造血提能,才能激发发展治理新活力。

近年来,新津以提升业态发展为路径,围绕城乡社区资源禀赋,建设特色小镇,塑造川西林盘聚落,推进农商文旅体科融合发展,打造了“集趣·农博园·共享农庄”“寻芳花源·集趣东华”、千亩荷塘、藕鱼共生等一大批社区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推动社区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同时,推进多元投入,整合社会资源,采取社区集市、共同购买、城乡互动、企业捐赠等方式,创设社区微基金35支,筹集社会资金110余万元,为社区发展治理注入源头活水。

构筑全域共享提升品质生活

水城新津,花漾新津。新津就是一个大花园,每一个社区就是花园中的一个特色景致。如何让每一个群众共享,提升品质生活?

“我一有空闲时间就来‘天府之家’读读书。”新津金华镇岳店社区的徐大爷告诉记者,自己特别喜欢读书,原来想读书就得自己买,也不方便去书店;现在好了,政府引导打造了这样的环境,不仅提供了这样安逸舒适的环境,而且还能免费读到喜欢读的书。

岳店社区党委副书记黄欣告诉记者,“天府之家”里不仅有阅览室、电影院,还有各种娱乐活动空间,基本满足了社区群众的日常需求。

据了解,“天府之家”是新津实施“老屋活化”的产物,类似这样的共享空间是新津大力推进社区发展治理中的一个缩影。

在提高社区品质生活上,新津围绕构建生活便捷、功能完善的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创新“1+3+N”智慧治理体系,实施社区共享空间亲民化改造,集成便民代办、居家养老、社区教育等服务功能,打造社区服务驿站,建设易进入、可参与、能共享的邻里中心和温馨家园。

按照成都市建设天府市民云的总体部署,新津开通“天府市民云”新津门户,推动服务事项线上集成,新增注册用户3万余人,已上线挂号就医、生活缴费等12项服务,实现群众办事就在家门口。据介绍,新津投入社区激励资金150万元支持22个社区营造项目,新培育社会组织15家,常态开展“邻里守望”、“430”课堂、阳光下午茶等社区活动。

在发展治理中,新津着力“以文化人、以德润城”,深入挖掘宝墩、修觉山、杜甫游新津等文化符号内涵;在交通节点、社区广场等公共场所,打造新24孝文化、现代家风家训等一批文化长廊、主题文化墙,推动了农耕文化、德孝文化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由“办文化”向“送文化”转变,开展道德讲堂、书香飘动等文化活动180余场、放映公益电影1000余场,举行社区联盟运动会等各级各类健身活动100余次,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包括公益文化培训、社区公益文化课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开展“书香社区”系列活动,新建月花社区、岳店社区新津县图书馆分馆2处,新设墨水屏阅读器10台,推进社区书籍阅读、美学体验、文创孵化、科普相融合,打造学习型社区。

目前,新津县正以践行公园城市理念为指导,探索公园式社区建设路径,整治老旧院落5个,启动林盘聚落塑造7个,建立互联网+垃圾分类点21个,实施社区微更新项目17个。实施红石涵养、白鹤滩等湿地公园建设,建成津津绿道网络57公里,推动津津绿坊、九莲乐学村等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场景建设,有效改善城市生态人居环境。

如今,有“蓉城南路第一景,川西名胜上河图”之美誉的新津县以社区发展治理的“两张清单”为施工图,奋力建设“小而康、小而美、小而安”的高质量大美新津。

(本文配图由新津县委社治委提供)

2019-12-30 成都新津县坚持党建引领,着力产治融合,以镇街为单位,制定社区示范引领、整治提升“两张清单”,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初步实现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目标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2953.htm 1 花漾新津演绎“美好生活·津治社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