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视野

全力打造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高地

河北遵化探索标准化管理、智慧化引领、系统化防控和立体化查处

遵化市生态环境深度整治兴旺寨乡集中拆违行动现场会现场 许 强 摄

□ 周宏武 胡文明、

□ 本报记者 斯 兰

为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遵化市探索实施标准化管理、智慧化引领、系统化防控和立体化查处的有效措施,着力打造市场认可、消费者放心的绿色食品农产品品牌,获评“中国食品工业强市”,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近日,2019年全国食品安全新闻工作会议在遵化开幕,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与遵化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向遵化市授予“食品安全共建示范单位”。

标准化管理

推进品牌建设

坚持以高的标准、严的要求推进食品加工和农产品种植,打造品牌、保障品质。

严把主体质量标准。在严格落实省和唐山市地方标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香菇、蔬菜等重点行业实际,制定、推广了蔬菜标准化技术规程20项,全市所有农业企业和种植大户全部落实基地主体质量承诺,实现生产记录档案、农业标准转化率、主要产品标准入户率3个100%。将所有农产品经验主体纳入信息库,建立农产品经营主体监管目录和“黑名单”制度,加强生产经营主体质量诚信建设。

严把品牌认证标准。准确掌握全市食品农产品企业底数,以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培育地理标志产品为目标,积极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做到产前有指导、产中有监管、上市有检测、发放食用农产品质量合格证。目前,全市蔬菜“三品一标”认证面积达到92,024亩,占蔬菜种植面积的45%。其中无公害蔬菜产地认证面积45,885亩、涉及6个品种,绿色基地认证面积46,139亩、涉及22个品种,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个,畜禽无公害产地认定肉鸡244万羽,水产品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55.1公顷。“三品一标”认证和品牌农产品占农产品生产总量或面积的60%以上。

严把生产加工标准。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标准化生产,健全投入品登记使用管理制度和生产操作规程,保障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该市发展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15家、唐山市级48家,龙头企业保有量位居河北省前列;2018年以来新建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新建“放心农产品专柜”3个,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64%;河北美客多等7家出口示范企业全部进行了HACCP、ISO9000出口标准认证,产品远销欧美、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智慧化引领

构建追溯体系

采取数字化方式,全程记录农产品、食品种植加工过程、标准,确保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投资479万元,开发了符合遵化实际的农业3.0数据平台,采用“1+10+4”的设计方案。依托这个平台,以“三品一标”认证企业为重点,采取“产前有指导、产中有监管、上市有检测”以及发放食用农产品质量合格证等措施,规范“三品一标”标识使用。目前,遵化所有“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已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其中种植企业9家,屠宰企业1家,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10家。

积极搭建溯源平台。与九次方大数据合资成立河北溯源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农产品质量溯源信息的全程、有效、持续监管,全过程展示产品种植、仓储、加工等方面信息和资料,增强了消费者的安全感,提高了生产企业的诚信意识和生产管理水平,为推动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保障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该平台在遵化已入住溯源企业60余家,电商平台入驻600余个品种。

建立健全质量档案。建立种子、农药、化肥等投入品购进和使用台账,完善农业化学投入品采购使用、病虫害防治与疾病控制、收获、储藏、运输、加工、包装等各环节的质量档案,进行编码认证、编印产品条码、统一包装标识,实现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产品可召回。

系统化防控

坚持源头施治

严格监管食品农产品生产环境,实现从种植和养殖源头到餐桌监管全覆盖。

建立网格监管体系。成立了市、乡、村三级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组织,逐级明确监管区域、监管目标,以网格化的形式明确监管责任。建立落实食品农产品安全风险分析研判工作机制,每半个月进行一次常规性研判,重要节点和风险,随时分析研判,制定有效措施,妥善防范化解。建立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及时收集、汇总、分析国内外农产品预警通报及质量信息,及时进行有效应对。

建立质量检测体系。在实现农资生产经营单位登记备案、纳入监控范围、落实监管责任、检查到位4个100%的基础上,严格执行禁限用农药、兽药的管理、农药休药期(安全间隔期)等规定,跟踪进行质量检测。累计投资518万元,建立了5个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和10个乡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完成了实验室“计量认证”和“资质认证”的前期准备工作,形成了以质检站为中心,自律性检测点为补充的市、乡、企业三级检验检测体系。

建立监测上报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累计上报药品不良反应206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59例、化妆品不良反应30例;加大对全市36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的培训督导力度,上报病例146例,全部突破零报告,截至目前,全市未出现食源性疾病事件。

建立宣传教育体系。每年都由市食安办、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牵头负责,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食品农产品安全宣传教育方案,通过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发放《食品安全知识手册》、开展专项培训等形式,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并分期分批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农村集体聚餐经营者进行警示教育。

立体化查处

筑牢食安之盾

坚持以最严厉的查处倒逼食品农产品安全责任落实,压实相关单位和企业的主体责任。

加强执法力量。成立了编制40人的农业综合执法大队,配置执法记录仪、录音笔、查询终端等执法设备151台套,抓住食品农产品种植、生产和加工等重点环节,开展全方位、常态化的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冒用“三品一标”等违法行为。

加大抽检力度。紧盯风险程度高、合格率较低以及消费量大的重点品种和批发市场、校园周边、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以及中秋、国庆、春节等重点时间节点,把食用农产品、自制食品、现制现售食品作为重点,不间断地进行抽检,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高危品种和存在的问题。截至目前,已完成食品抽检2478批次,发现不合格食品64批次,均已按要求启动了核查处置程序。

依法严厉打击。对保健食品市场乱象、校园食品安全、农药兽药残留、婴幼儿食品安全、食品非法添加、疫苗安全接种及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等问题,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严惩,顶格处置,形成震慑。今年以来,查处食品案件112件,移送公安1件;查处药品案件97件、医疗器械案件2件,维护了的全市食品安全。

2019-12-26 河北遵化探索标准化管理、智慧化引领、系统化防控和立体化查处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2871.htm 1 全力打造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高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