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袁 琳
一座千年雄关,一条友谊之路。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这座中国最靠近东盟国家的城市,巍峨屹立在祖国南疆,向东盟和世界展示着一个国际化的沿边开放城市新形象。
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以下简称“凭祥试验区”)自2016年8月获国务院批复实施以来,广西将试验区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广西做足“边”的文章的主阵地,既带动了广西沿边地区开发开放迈上新台阶,又为全国沿边开发开放率先探索了创新经验。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在凭祥市召开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现场会,并实地观摩了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成效。
坚持制度创新
“政策洼地”转向“制度高地”
2012年以来,国家先后在沿边地区布局建设了广西东兴、凭祥、云南瑞丽、勐腊(磨憨)、内蒙古满洲里、二连浩特、黑龙江绥芬河—东宁等7个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苏伟在会上表示,沿边开放是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传达的一项重要精神,就是要推进制度型开放,形成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推进试验区建设,要坚持以制度型开放为根本,坚持把制度创新作为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和关键所在,推动试验区从“政策洼地”向“制度高地”转变。
国家发改委区域开放司司长肖渭明指出,试验区是我国深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的重要平台,是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确保边境和国土安全的重要屏障,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先手棋和排头兵,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试验区建设要更加注重拓展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成为睦邻安邻富邻的重要窗口;更加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更加注重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同时管好用好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专项资金。”肖渭明说。
记者从会上获悉,当前,全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地区经济发展出现分化现象,但试验区总体上保持了较强劲的增长态势。据统计,2012年设立的东兴、瑞丽、满洲里试验区,2012年~2018年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分别达到9.8%、17.3%、8.1%,高于全省1.6、6.8、0.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瑞丽、勐腊(磨憨)、凭祥试验区GDP增速分别达 10%、9%、8.4%,领先全国和本省区平均水平。
多年来,试验区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改变了过去长期位于本省区下游的落后局面,成为沿边地区发展的增长极;国际大通道枢纽功能基本形成,特色产业迅速成长,出口加工、特色农业、机械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特色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一批知名企业在试验区落地生根;城镇化建设成效突出,2018年试验区常住人口之和较上年增加6%,户籍人口之和增加10%,人口集聚能力逆势增强;民心相通窗口作用不断加强,搭建起共建“一带一路”和睦邻安邻富邻的重要平台;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在国际贸易、跨境金融、劳务合作等方面积累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目前,试验区建设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在体制机制创新、设施便捷联通、经济转型发展、经贸交流合作等方面处于提档升级的重要关口。
苏伟强调,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升试验区建设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开放包容合作,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构建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制度体系。聚焦基础设施和产业合作,大力提升沿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人文交流为切入点,夯实对外合作的民心基础。
口岸通关改革
“通道经济”转向“口岸经济”
作为祖国的“南大门”,凭祥是中国南疆边陲的门户,“友谊关”则是中越两国陆路交通之要道。据凭祥市市委书记王方红介绍,凭祥市要做热通道、做实口岸、做强产业,变“通道经济”为“口岸经济”。
站在中国国道322线的终点,遥望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延伸处,斑驳的“友谊关”城墙挥不去历史的印记,饱经沧桑的木棉树依然矗立,但古老的萧萧马帮已随黄尘湮灭,取而代之的是宽敞平坦的口岸货运专用通道,是川流不息的物流车辆,是熙熙攘攘的中越人民,是欣欣向荣的边贸交易……
据了解,“友谊关”口岸是中国首个实现全信息化智能通关、进口作业“提前审结、卡口验放”的沿边口岸,并率先实现了一个卡口通道、自动验放8种业务类型的“多卡合一”创造性突破。“货物整体通关时间由原先的2小时~3小时缩短至现在的10分钟,促进了口岸通关货运量的大幅增长。”王方红说。
数据显示,2018年凭祥市边境贸易进出口总值达724.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7%,占全区44.78%,位居广西第一。其中,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值574.63亿元,同比增长11%,占全国的21.54%,连续4年稳居全国第一。
此外,凭祥市在全国首创越南车辆直通厂区模式,由“越南进境大货车卸货—中国面包车或农用车分装—过驳中国大车装货—边境工业园区企业卸货”模式改为“越南进境大货车直抵边境工业园区企业卸货”的直通式模式,大幅节约了落地加工运营成本,带动了边民互市贸易商品落地加工,延长了口岸经济产业链。
特色优势产业
为试验区产业体系添活力
长期以来,产业是沿边地区发展的薄弱环节。各试验区将培育特色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招商引资,一批知名企业在试验区落地生根,出口加工、特色农业、机械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特色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试验区产业体系。
据记者了解,瑞丽引进了北京汽车、重庆银翔摩托等大型企业集团,试验区装备制造业从无到有,形成了瑞丽的八大产业品牌,“瑞丽制造”已进入环印度洋沿岸国家。满洲里工业经济提档升级,落地交付、精深加工比例大幅提高,培育了联众、润佳等一批知名本土企业。绥芬河—东宁在俄建成多个境外产业园区,实现产值超过50亿元。凭祥则大力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全力培育口岸加工、跨境电商等新兴产业集群。
作为中国进口东盟水果第一大市,凭祥享有“中国—东盟水果之都”美誉。在中国东盟(凭祥)水果体验中心,红毛丹、莲雾、释迦果、榴莲……琳琅满目的热带水果,让游客不出国门,即可品尝来自东南亚的各种新鲜瓜果,更有来自东南亚各国及产自凭祥的特色果干、酸奶、榴莲饼、咖啡等特产。体验中心依托中国—东盟(凭祥)水果城作为东南亚进口水果的集散地的区位优势,每天来自东南亚的各种新鲜水果在这里过驳交易,销往中国各地。
“一直以来,凭祥进口的水果大部分都是直接运到区内外,很少在当地进行加工增值,未形成产业链,留给地方的经济效益微乎其微。为解决这一困境,我们结合地方实际,做足‘水果’的文章,推动‘水果+旅游’‘水果+电商’‘水果+专业市场’‘水果+工业’,初步形成水果全产业链条。”王方红说。
据了解,2018年凭祥市口岸水果进出口量为245万吨,已连续7年位于全国第一,目前准入的东盟水果有33种。
此外,依托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和东盟红木产业园三大园区,凭祥市还重点发展食品加工、出口加工和红木加工三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