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风采

新型轨道交通托起中国梦

11月26日,来自9个国家的30位海外博士齐聚江西省会南昌,共同拉开2019年海外博士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精准扶贫暨创新创业活动的帷幕。图为活动现场。 张 帅 摄

□ 曹明华

高铁时代到来,让我国居民在境内不管出差还是旅游“千里江陵一日还”变成现实,大城市被高铁速度融为近邻,如果把我国高铁比做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大动脉,那么同样把“高铁速度”带进城区与链接郊区的中国单轨就是我们城市群的静脉系统,它构成了城市微循环系统。

新型轨道交通呈现出窗口期

中医的博大精深在于它将人体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在研究,不是片面地分析一个局部,我国新型交通体系创建一定要借鉴中医全息系统论。如果把中国比喻为人,人的血管质量也就是我们交通体系的质量,如果人的静脉与微循环堵死,作为一个人也就离瘫痪不远了。大动脉的川流不息更要我们静脉的畅通无阻,否则人体系统还是混乱不堪。

中国模式需要中国速度,我国高铁带来了中国高铁经济飞跃发展,我国各大城市由于高铁便捷带来群市群整体跨越发展。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大中城市城郊本身交通现实——拥堵不堪,城市立体交通体系需要更新模式引导创新发展,我们必须导入高铁思维,在城市城区与郊区建立新型创新轨道发展模式,让城市区郊的生产、生活、资本等要素高速转动起来。

随着我国城镇化、文旅小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实施,以跨座式单轨、悬挂式轨道和磁悬浮等为代表的新型轨道交通逐渐呈现出需求窗口期。

单轨制式是车辆骑跨在轨道梁上运行的轨道交通方式,一般采用高架(也可以地下),有运量适中、占地少、振动噪音低、运营成本小、开工建设周期短,投资施工成本大概只为地铁四分之一的绝对优势,我国单轨正好沿袭了高铁发展基因,在生态环保上更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可以给我国城市区郊交通带来革命性发展,单轨新经济、新动能、新模式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有极大示范推动作用。

此外,许多大型城市地铁主干轨道交通网已基本形成,下一步用于连接主城区和周边市县、卫星城、特色小镇的城轨交通,非常适合采用跨座式单轨。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开展概念规划设计的城市新型轨道交通总里程已经累计达到2800公里,总投资达到了6000亿元;已列入中长期规划的城市及景区超过了80个(每个地方平均2条~3条),总投资超过2万亿元。

为此,以中铁、中铁建、中国通号、中航科工、京投代表的国企和以比亚迪、吉利、四川新筑为代表的民企纷纷开始加快对新型轨道交通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迎接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竞争。

我国中等城市有300个以上,单轨制式高性价比正好符合其中等以上运力的要求,假设每个中等城市规划150公里,平均每公里造价2亿元左右,我国未来解决中等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就是9万亿元的投资,这还不包括单轨经济的上下游产业链。目前国内已经开展中国单轨交通规划的城市近20个,规划总里程2800公里,近期建设规划500多公里,芜湖市去年已经开工,计划2019年通车。

发展新型轨道交通的必要性

发展新型轨道交通具有以下战略意义。

第一,体现党中央对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服务精神和宗旨。大力发展新型轨道交通让便捷环保物美价廉的轨道交通不再是大城市精英人群的专享,让新时代轨道交通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我国广大中小城市的最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新时代轨道发展带来的便利,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全国人民最大化感受到祖国发展带来的幸福。

第二,引领全球第三代新型轨道交通产业革命,推动全球铁路互联网建设。

大力开展新型轨道交通技术创新,占领技术制高点,将延续中国第二代轨道交通世界名片的领先优势,在中国高铁世界品牌基础上再次引领全球第三代轨道产业革命。

第三,拉动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继我国城镇化、棚户区改造、国家高铁网之后,新型轨道交通将担纲我国新的投资拉动新引擎。通过15万亿元的直接新型轨道交通投资,带动沿线地区和城镇百万亿的相关固定资产投资,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继续高质量、更均衡地发展,推动国家全面强盛和民族伟大复兴。轨道交通产业链长,属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产业,对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和城镇化的拉动效应最为明显,对电力设备、工程机械、铁路设备、通信设备、物流等产业影响最为直接,对旅游业的影响也日益显著。

第四,推动“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落地生根。新型轨道交通将是携手中国高铁和地铁,成为“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有力抓手。我国以和平共处、发展成果共享、经济互利互惠的方式,替换美日欧的技术封锁、资源掠夺、经济侵略的方式,来带动、引领全球经济。

第五,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我国高速铁路网从“四纵四横”发展为“八纵八横”,极大推动了沿线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快速流动,进而推动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以及消费群体、消费资料等消费要素的优化配置,带动沿途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并对东、中、西部产业结构和经济格局调整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三代新型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将促进区域经济更加协调和充分发展。

例如,雄安新区建设。雄安新区是我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需要立足未来、跳出传统交通规划模式,让更加生态环保、节能低碳、智慧智能的新型轨道交通“中国单轨”制式提前融入城市区郊顶层设计,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新型区郊立体交通体系创建国家样板示范,让中国单轨继中国高铁后走向世界、享誉全球。

中国高铁譬为城际“大轨”与中国单轨譬为城市区郊“小轨”的“双轨”创新驱动战略,正好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铁装备做出重要指示,“中国装备制造要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握话语权,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新时代中国单轨经济的大发展,必将为实现国家“一带一路”与“中国梦”的伟大民族复兴提供强大引擎。

2019-11-27 曹明华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1462.htm 1 新型轨道交通托起中国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