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绪阔
河南省濮阳县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攻坚克难,务实重干,扎实工作,水利事业实现新突破。据统计,目前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07.86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104.16万亩、节水灌溉面积56.95万亩、机井15,337眼,解决了110.1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濮阳县自1998年以来连续获得河南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竞赛奖杯,蝉联十八连冠;被濮阳市委、市政府评为河南省“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先进县、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水利建设专项奖、2016年~2017年濮阳市冬春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水利建设先进县。濮阳县水利局被河南省水利厅评为2017年~2019年河南省水政监察队伍文明执法示范窗口单位、2018年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被濮阳市水利局评为全市水利系统先进单位,被濮阳县委、县政府评为综合考评先进单位等。
重点项目“高标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自2005年以来,濮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始终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来抓,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和规模化发展,注重建管并重,努力做到“工程责任具体化、规划设计科学化、供水运营多样化、资金效益最大化”。截至目前,濮阳县共投资4.05亿元,解决了971个村庄、110.1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贫困村16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6,213户,贫困人口9.8733万人,建设集中供水厂站154处,其中千吨万人集中供水厂24处,联村供水站41处,单村供水站89处,基本达到了农村群众饮水安全全覆盖。
引黄灌区移动提灌站项目。面对黄河因调水调沙使河道下切3米左右、引黄口门无法正常引水的困境,投资858万元新建南小堤灌区、王称堌灌区两处移动提灌站。其中,王称堌灌区移动提灌站安装泵船2条;南小堤灌区移动提灌站安装泵船8条,每条泵船安装有4台90千瓦的轴流泵,8条泵船全部启动出水量达32立方米/秒。为解决南小堤灌区移动泵船正常运行用电问题,2018年又投资215.48万元架设线路4.7千米,地埋电缆线路1.5千米及其他附属工程,保证了泵船正常运行。
引黄口改建项目。投资1000万元,涉及郎中、习城、梨园、王称堌、白罡5个乡镇,建设涵闸8座、提灌站1处及移动泵船附属工程等,有效解决了沿黄滩区农业灌溉问题。
澶州河工程项目。澶州河工程始于子岸镇故县村北,经子岸镇三里店和大陈村南、五星乡葛邱村南,至吕占村西与五星沟相接,下段由五星沟改建,全长12.212公里,占地3035亩,河道设计底宽105米,口宽约130米,河深4.5米,边坡1:3,纵坡1/13,750。沿线经故县沟、三里店沟、濮渠路第一濮清南输水干渠、固堆沟、濮坝路、安寨干渠一支渠、五星沟、在建的郑济高铁、帝舜大道,最后汇入金堤河。计划投资4.1093亿元,新修建水闸9座、倒虹吸1座、桥梁19座,工程排涝采用五年一遇标准设计,防洪采用二十年一遇标准设计。目前,已开挖土方300余万立方米,完成投资3700万元。工程建成后,不仅能保障城南新区免受涝水侵袭,还将大大改善城市生态水系环境,加速该区城镇化建设步伐和工农业生产发展。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项目。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十二五”期间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由濮阳向雄安新区生态补水的战略工程,也是全面提升濮阳水利设施保障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工程,受益区总面积465万亩,其中濮阳市受益面积193万亩。工程输水线路全长482公里,规划总投资42.4亿元,设计引水流量100立方米/秒,年引水量7.4亿立方米。濮阳市段84公里,其中濮阳县段30.8公里,概算投资12亿元,涉及渠村、海通、庆祖、子岸4个乡镇34个行政村,占地8593亩。濮阳县段,衬砌渠道30.1公里,修建巡视道路30.8公里,建设倒虹吸1座、节制闸4座、沉沙池1处、桥梁57座、分水口门86座。濮阳市段5个控制性工程中有4个在濮阳县段,分别是金堤河倒虹吸、沉沙池、一号枢纽和老引黄闸复建工程。濮阳县段工程2015年10月开工建设,历时两年时间,圆满完成征迁任务,投入征迁资金7.6亿元,于2017年11月实现工程提前通水。
防汛实现“五到位”
濮阳县防汛工作始终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及早准备,夯实基础,全力做好各项防汛工作。
安排部署到位。及时召开全县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全面部署防汛各项工作。县政府同各乡(镇)签订防汛目标责任书,落实了责任。
领导责任到位。调整充实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明确县级领导防汛分工和重点险工责任人,全县21个乡镇(办)都成立了相应组织,使防汛工作做到了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分级管理、分级负责。
预案方案修订到位。各乡镇、县直各部门根据防汛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修订完善了各类防汛工作方案和预案。
队伍、物料落实到位。防汛队伍和物料准备到位,确保防汛抢险需要。
防汛实战演练到位。先后组织开展了黄河防汛军民联合实战演练、滩区迁安救护实战演练和北金堤防汛军民联合实战演练。由于各项措施到位,黄河防汛、内河防汛、城镇防汛都取得了全面胜利。
河长制和“四水同治”工作稳步推进
濮阳县及时制定出台了《濮阳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落实县级河长15位、乡级河长105位、村级河长535位,设立了95块河长制公示牌。先后开展了巡河保洁、河道清障、河道污染防治、河道绿化、河道“清四乱”等专项行动。县级河长累计巡河73次,乡级河长累计巡河1031次,村级河长累计巡河9146次。取缔黄河内非法采砂船9艘、采淘铁砂船156艘、餐饮船4艘,取缔金堤河采砂船2艘,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稳步推进。
按照濮阳市“四水同治”工作方案,濮阳县有17个项目纳入了市政府规划盘子,概算总投资13.3亿元,其中2019年计划完成投资8.3亿元。目前,已实施完工项目8个,完成投资1.04亿元;正在实施项目5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项目4个。在此基础上,濮阳县还积极谋划了城区水生态治理、引黄穿堤闸改建、南水北调净水厂、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等4个工程项目,目前正在积极推进。
水产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濮阳县水产业以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农民为目标,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截至2018年底,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7500多亩。养殖模式由传统品种鲤鱼、草鱼、鲢鱼一统天下,发展到加州鲈、斑点叉尾鮰、南美白对虾、克氏绒鳌虾、罗非鱼、乌鳢、螃蟹等名优品种齐全。
鱼类健康养殖技术广泛推广,渔用膨化饲料应用迅速普及。水产品产量每亩1000公斤以上,高产塘达5000多公斤,濮阳县水产业走上了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同时,结合扶贫攻坚工作,成功实施水产业扶贫项目。新建标准化池塘1512亩,巩固提升原有池塘1850亩,发展藕鱼、稻鱼综合种养面积1万多亩。全县有39家水产带贫企业直接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264人就业,1028户贫困户入股水产企业受益。
(濮阳县水利局办公室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