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 琳
广西上思县地处广西西南部、防城港市西北面,坐落在十万大山北麓,与南宁市、崇左市、钦州市相邻,是防城港市唯一的市辖县。
上思县历史文化悠久,拥有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人杰地灵,先后被授予“中华诗词之乡”“广西特色文艺之乡”等称号;区位优势明显,地处南宁、防城港、钦州、崇左4个地级市“1小时经济圈”的交汇点;旅游发展条件得天独厚,境内十万大山是知名影片《英雄虎胆》的故事发生地和重要外景拍摄地,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负氧离子含量远超不少地方,因此先后被授予“中国氧都”“中国老年人宜居宜游县”“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名县”等称号。
上思县自然资源禀赋突出,是广西林业大县,全县森林覆盖率60%左右,被纳入广西重点生态主体功能区范围;膨润土、高岭土、硅藻土等矿产资源蕴藏量大,其中石灰石量大质优,碳酸钙储量10亿吨以上;县内大小河流多达50多条,具有丰富的水力、电力资源,水电资源蕴藏量10万千瓦以上;上思还是产糖大县,甘蔗种植面积45万亩左右,年入厂原料蔗200万吨左右。当前,上思发展潜力巨大,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广西“两个建成”“四大战略”深入实施、防城港市加快推进“边海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机遇,为上思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注入了强劲动力。
今年以来,上思县坚决贯彻落实防城港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主动融入“壮美广西”建设和防城港市“海边山”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着眼于“以山富民”,开展“重大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产业大招商”三个攻坚突破年活动,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2%,高于年度计划3.2个百分点,增速自2013年以来首次突破两位数,分别高于全市、全区6.1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在全市四个县(区、市)中排名第一。该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2%和9.4%。
营造政治生态,促进生态强县建设。上思县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抓好意识形态和理论武装工作,谋划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论述等理论学习、主题宣讲活动,受教育干部群众近1万人次。县委书记黎家迎多次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重要思想,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更加昂扬的状态、更加务实的作风,开创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新局面。
抓强基层党建,推行责任人制度。上思县各党委(党组)书记担当起抓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针对今年的党建工作要点,切实抓好各项基层党建工作的落实。在各项工作推进中,始终把抓党建工作放在第一位,真正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各乡镇、各单位认真对照各项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要求,针对存在问题加强力量集中整改。上思县联合督查组按照督查方案要求,坚持每月全面督查一次,通报督查情况,并将党建工作列入年度绩效考评,对督导提出整改要求后仍不改进的采取通报批评、处分等严肃处理方式。
守护十万大山,换得金山银山。上思县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修复工程,守住县域境内十万大山的青山绿水。上思县境内的十万大山早年以栽种速生桉为主,后经专家论证,速生桉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2017年,上思县启动生态修复工程,实行一系列修复措施:一是行政划定限种区,防止大面积新栽;二是采取政策手段,争取上级政策支持,鼓励国有林场带头退出速生桉种植,实行林木储备战略,回收分散林地,扩种生态林;三是结合市场化效应,新栽林合理搭配树种,套种经济作物,吸引林户主动退出速生桉种植。目前,全县已成功退桉还林20余万亩。
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开展农村连片环境整治工作。今年3月份以来,对那板水库原取土场进行绿地恢复,已种植的5000株松树苗、500株香花油茶苗长势良好。上半年,完成植树造林7.8万亩、森林抚育19.19万亩、义务植树8万株,已经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同时积极开展水污染防治宣传,倡导水库周边的村民少用或不用农药和除草剂,大力保护绿水青山。
一系列的生态修复工程成效显著,距上思县仅36公里的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前往。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山不绿、无石不奇、无水不清。行走在公园内千米木栈道上游览观光,让人感受到“人在桥上走,似在画中游”的情景;登上狮山观海,远眺几十公里外的越南,让人领略到“一山看两国,十里不同天”的异国风光。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思县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神,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多次试验,并经各有关部门检测认可,上思县蔗糖生产由原来单一的榨糖工艺延伸产业链,形成系列闭合产业集群:甘蔗—制糖—滤泥—复合肥,甘蔗—制糖—糖蜜—酒精—酿酒—有机肥,甘蔗—制糖—糠醛,甘蔗—制糖—蔗渣—发电热电联供。循环经济的探索,推动上思县经济高效增长,蔗糖产业在原有基础上有望增加10亿元产值。上思县还积极帮助碳酸钙企业转型升级,由原来以建筑材料为主,逐渐向中高端产品延伸,对前来投资的企业坚持招大引强方针,目前四家主要的碳酸钙企业都是经济实力强、技术水平高、环保措施健全的公司,他们的矿山开采与加工工艺在同行中处于一流水平。转型升级后,到2021年,上思县碳酸钙行业税收可望净增5亿元左右。
大力推进城市建设,致力“民生提档”。近年来,上思县大力推进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精细城市管理。已完成大街小巷改造、明江北路和南路路灯改造工程、更生路内涝整治工程、昌盛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提升改造项目、城区冲皇沟清淤综合整治工程、县城人民公园(文岭山公园)改造项目等多个重大改造项目,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行动,对城区乱停乱放、乱摆乱卖、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等现象专项整治,实施园林绿化、路灯亮化、景观美化,塑造良好的县城形象。上思县还积极推动城镇保障性住房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住房保障水平。
三个攻坚突破年活动成效明显。上思县始终坚持把重大项目作为推进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产业大招商”三个攻坚突破年活动,严格执行项目“1+6”工作制度,以最强举措推进一批重点项目落地见效。结合上思县“十四五”规划,编制、策划、包装了1个“双百”产业项目,13个“双新”产业项目,42个5000万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项目储备进一步充实,特别是德盛新材料项目被纳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清单。引进了一批品牌好、档次高、实力强的大企业、大项目,上半年,全县新增招商引资区外境内到位资金16.02亿元,完成自治区下达全年任务的53.4%。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报建、不动产登记、获得电力、用水报装、用气报装、获得信贷等7项营商环境重点指标全部达到自治区“百日攻坚”要求。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推动6家金融机构和23个企业达成8.7亿元合作协议,有效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上思县将坚持以“重大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产业大招商”三个攻坚突破年活动为今年经济工作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抓手,团结拼搏、鼓足干劲,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一年里,实现新跨越、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