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信之声

2.0版“道德银行”让诚信更有含金量

在浙江余姚,“道德银行”让道德与信贷联姻,和礼遇挂钩,并覆盖了余姚所有建制村和社区,累计为2.88万余名群众提供了低息信用贷款

□ 何蒋勇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公民道德建设与公民素质提升开启了崭新的阶段,同时也呈现出新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

如何发挥制度保障,切实增强道德建设的时代性、实效性?早在7年前,浙江余姚在全国率先试点并逐步推广“道德银行”,并于今年进一步打造“道德银行”2.0版,正是回应了道德建设的这一时代命题。

“道德银行”让道德与信贷联姻,和礼遇挂钩,并覆盖了余姚所有建制村和社区,累计为2.88万余名群众提供了低息信用贷款,在全社会营造了讲诚信、重道德的良好环境,赢得了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和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的批示点赞。

7年授信贷款超24亿元

“如果不是‘道德银行’的扶持,我的企业发展不可能这么顺利。”在余姚市临山镇邵家丘村,从事包装生产的小微企业主何建良对“道德银行”充满感情。

他从1995年开始从事包装生产,早些年苦于没有充足的资金,几次向银行申请办理房产抵押、担保贷款,都因为农村房屋不符合抵押条件等原因而作罢。2012年,他所在的邵家丘村成为余姚“道德银行”首个试点,平时热心村里公益事业的何建良因此成了受益者。通过“道德银行”,他获得了20万元授信用于发展生产。

村党总支书记黄宝康认为:“‘道德银行’以文明为担保,以道德作抵押,为农户创业提供了小额信用贷款的服务平台和新途径。”

何建良表示,通过“道德银行”办理贷款很方便,从申请到获批只需要一周时间,利率比普通的抵押贷款低。前年,他的“道德银行”授信额度调高到50万元,“感觉像是兜里装了50万元的‘信用卡’,随时能支配。”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制约着乡村发展。余姚引入银行信贷平台,让村民在守信行善、服务公益的同时,获得较为便利和实惠的资金信贷。

“从目前的实践来看,用诚信作抵押并直接授信的做法非常有效。对农民而言,‘道德银行’的贷款及时方便又划算。”余姚农村商业银行行长孙继峰表示,以贷款1年、20万元额度为例,按当前利率,农户从“道德银行”贷款比普通贷款可少支付利息约3000元,当天申请当天到账,并且可以随时归还。“7年来,我们已累计为2.88万余人发放‘道德银行’信用贷款24.53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农民创业致富,让好人有德也有得。”

2017年,余姚推出了“道德绿卡”,被称为是“道德银行”的升级版——即只有被评为各级好人的才能持有,目前已经发放570余张。持卡者通过出示绿卡就能享受优惠坐公交、免费看电影、消费打折扣等各种关爱礼遇。

今年以来,余姚已征集各类礼遇激励项目315项,其中包括对持有“道德绿卡”者或其子女,给予幼儿园保育费和伙食费补助每学期1500元、中小学校营养午餐补贴每学期750元的待遇。在参政议政上同样对好人优先考虑,7年来,有21名身边好人当选各级党代表、23人当选各级人大代表、7人提名推荐各级政协委员。

“能够获得‘道德绿卡’,对志愿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礼遇。”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获得者、“最美宁波人”、余姚蚂蚁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谢向杰说。

比商业银行信用评价还全面有效

存入的是道德,取出的是贷款。“道德银行”之所以能在7年间稳步推开,得益于背后逐渐完善的制度设计。走进余姚邵家丘村,给自己的道德行为打分、互相监督做好事已是百姓寻常事。

在邵家丘村委会一楼的村级道德馆,一张《道德积分评定表》让“道德银行”打分制度一目了然。打分内容分成遵纪守法行为文明、热心公益支持发展、诚实守信勤劳致富、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等四大项,每一项又分成若干条,细致地列出了加分或扣分项。比如,未参与各级组织的各类志愿服务和教育文体活动,酌情扣1分~2分;获得“好村民”等荣誉称号的,酌情加1分~4分。

为了严把信贷准入关,杜绝人情分、关系分,余姚市专门出台了道德评议实施办法,建立了网格、村、镇、市四级评议网络体系,依托全市1459个网格、1322名网格长、1706名专(兼)职网格员成立网格评议小组,设立了265个建制村、40个社区“道德银行”分理处,组建21个乡镇街道“道德银行”支行,成立市级“道德银行”总行,使得评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每户家庭每季度接受这样的自评和评议。道德积分高于80分,未发生过刑事案件、信用不良等情况,并且创业项目通过审核的农户,可以获得20万元以内的信用贷款。贷款额度会根据道德积分和贷款使用情况发生变化。

道德评议严格落实群众参与机制,做到群众的分数群众评、群众议,同时通过公告栏、公众微信号、网站等渠道,及时向群众公示,确保群众的知情权。

道德积分何以能成为农村金融信贷的有效评价指标?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信用管理系主任、教授叶谦分析认为,在“道德银行”模式下,由乡村、社区的熟人来评价借款者,与商业银行信用评价相比要全面有效得多。

汇聚更加宽阔的爱心长河

“讲道德讲诚信,是一股看不见的力量,把大家的心聚在了一起。”这是黄宝康最为感慨的。

当初硬着头皮当起村支书的黄宝康,倡导“以德立村”,十多年后,让一个矛盾复杂村脱胎换骨,实现了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比翼双飞——邵家丘村是“道德银行”的第一块“试验田”,村民不光日子越过越好,还可以“以德换金”,就是最好的证明。

黄宝康说,“道德银行”试点前,村子里是上访多、打架多、赌博多。而现在村民纠纷少了,做好事的多了,赌博等陋习几乎绝迹。村民还踊跃捐款860多万元反哺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类公益活动。

这并非一个村的孤立现象。在余姚,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各级好人不断产生。近年来,余姚入选中国好人10人、浙江好人23人、宁波好人70人,获评县级以上道德模范19人。

德不孤,必有邻。“道德银行”的推行,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汇聚成了更加宽阔的爱心长河。目前,余姚已有9家银行陆续参与到“道德银行”建设中来,累计有61家企业提供礼遇项目182项,147支志愿者队伍、29个民间公益组织向“有德者”提供了免费居家养老等系列服务。

余姚市文明办负责人表示,今后该市还将继续全面深化“道德银行”建设,简化优化道德评议流程,继续拓宽道德激励的途径和手段,全力打造“道德银行”2.0版。

2019-08-02 在浙江余姚,“道德银行”让道德与信贷联姻,和礼遇挂钩,并覆盖了余姚所有建制村和社区,累计为2.88万余名群众提供了低息信用贷款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6780.htm 1 2.0版“道德银行”让诚信更有含金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