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 进 何子蕊
如果要问现在的乡村振兴有多红火?那么,四川成都市郫都区可以为之代言:建成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学院,实施党建引领“头雁工程”,建设118平方公里“乡村振兴博览园”,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纷纷回乡创业,打造特色品牌农产品……这里到处青砖白瓦、小桥流水、茂林修竹,大地飞歌;这里推窗见绿、开门见景,涟漪百里的天府绿道,连接起一幅幅望山、见水、游林、赏花、观天下的诗意图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战旗村,2018年接待游客超过65万人次,人均纯收入超过2.8万元,荣获2018“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这一壮美画卷的背后,是郫都人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孜孜不倦的探索追求。其中一个重要推手,是被称为市场化乡村振兴“排头兵”的全国首家乡村振兴公司——成都市郫都区蜀都乡村振兴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蜀都乡村振兴公司)。该公司2018年正式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五大振兴”主题,破立并举、砥砺前行,不到一年时间完成重大项目20余个,并荣获2018年中国第三届智慧三农大会“乡村振兴品质引领奖”。
盘活农村资源
促进“农商文体旅”融合发展
春日温暖的阳光下,被称之为当今“乡村振兴缩影”的郫都区战旗村显得更加美丽动人。位于战旗村第5季·香境特色街区的“绿色战旗品牌创新中心”,各种特色商品琳琅满目,挤满了前来参观和购买各种特色农产品的人。
在古色古香的战旗十八坊,豆瓣坊、酱油坊、手工布鞋等18种郫都特色手工技艺令人目不暇接。通过一条彩色大地景观隧道与战旗十八坊相连的,是吕家院子,青石铺成的小道串联起一座座掩映于高大乔木与低矮竹林中的农屋。院子里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猪圈咖啡屋、草房书吧、蜀绣工坊,一切都古朴而自然。
“战旗景区现在已升级为4A级景区。像战旗村史馆、绿色战旗品牌创新中心等景点都是我们设计推进的。”据蜀都乡村振兴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正在探索“国有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社会资本+农户”模式,打造“农商文体旅融合发展”的产业综合体,争取做出样本和示范,实现农村资源变资产,让老百姓增收。
的确,乡村振兴成为国家战略后,各地都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和管理机构,大量社会资源和实体企业向农村汇集,成效十分明显。但乡村振兴毕竟才起步,“钱从何处来,地从哪里出,什么人来干,怎样才能干得好”等问题不容回避,一些地方农村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又出现了融资“险”、融资被骗现象,“赶时髦”“一窝蜂”等无序化发展现象时有发生。
“正因如此,蜀都乡村振兴公司才应运而生。”蜀都乡村振兴公司主要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郫都区战旗村视察时,对郫都提出“把振兴乡村这件事做好,要走在前列、起好示范”。对此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迅速作出了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重大决策部署。成立乡村振兴公司,就是践行总书记“走在前列、起好示范”殷切嘱托的重要一步。
据悉,蜀都乡村振兴公司自2018年4月8日运营以来,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建设乡村和经营村庄相促进的市场化理念,力争在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做大做强农村产业、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等方面开展实体化运营,促进一二三产联合发展,推动郫都区实现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和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将公司建成乡村振兴现代化国有领军企业。
2018年,公司参与建设的“绿色战旗·幸福安唐”乡村振兴博览园项目,荣获成都市首届乡村振兴“十大案例”第一名;公司负责实施的战旗村史馆,入围2018年成都创意设计周“金熊猫创意设计奖·美丽乡村创想奖(专业组)”。
突出品牌打造
以提升价值链助推“产业兴旺”
2018年4月22日,郫都区战旗村情景院落式商业街区“战旗第5季·香境”正式开街。由蜀都乡村振兴公司打造的“绿色战旗品牌创新中心”项目也正式入驻香境,“先锋萝卜干”“干撕韭黄”等特色农产品备受游客青睐。
“我们的韭黄原来价格低得很,卖不出去的时候,烂了还被当垃圾扔掉过,现在却成了‘香饽饽’,一斤至少要卖七八元,在北京、上海等地单价更是高达20元~40元不等,而且一要就是几百斤,经常供不应求。”“蜀都乡村振兴公司不仅帮我们打造品牌,还帮我们找销路、打通国际国内市场,作用确实大。”郫都区安德镇广福村韭菜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感慨地说。
2018年11月1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湖南长沙举行。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家企业的16,000种产品参展。郫都是乡村振兴馆唯一代表,蜀都乡村振兴公司携甘孜、阿坝、凉山等“三州”精准扶贫农产品及区内15家企业特色农产品亮相,展出包括特色地标农产品在内的精选农产品达300余种。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蜀都乡村振兴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8年,公司分别与天下星农、京东云创,以及省供销网络等合作,启动实施“新零售渠道+供应链改造”等,突出特色品牌打造,先后建立了“天府水源地”品牌使用标准和以地标产品为核心、以非遗产品为外延的特色农产品矩阵。启动了“国企+合作社”的广福韭黄种植基地建设,倒逼种植结构调优、标准化发展,推动精品农业全区推广。
公司以“母品牌+子品牌”集群展销模式,建成1个天府水源地线上平台、1个绿色战旗品牌创新中心,整合N个新零售渠道入驻,打造“1+1+N”天府水源地孵化和营销集散平台。还建立和扩大了包括盒马鲜生、山姆、沃尔玛、永辉等在内的高端渠道销售“朋友圈”。充分发挥“孵化器+加速器”作用,努力实现“买四川·卖全球”战略目标。
目前,公司打造的“天府水源地”公用品牌还在不断整合、吸纳当地及周边地区的优质农副特产入驻,已有大量优质农副特产销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东南亚、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2018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上,郫都区“买全川·卖全球”理念,和蜀都乡村振兴公司以打造天府水源地公用品牌为抓手,促进农业产业价值链提升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做法,得到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的高度认可。
“供需”两端发力
破立并举打造全面振兴引擎
今年春节期间,2019郫都区战旗大地艺术节在战旗村精彩举行,千人坝坝宴、篝火晚会,激情灯光秀、特色民俗文化展演等,将郫都区的大地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与战旗村仅“一墙之隔”的先锋村也全面融入并迅速红火起来。
记者近日在先锋村采访时注意到,以“农夫记忆”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景点正建设得如火如荼,“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歌声在“农夫记忆”广场四周回荡。村民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晒太阳。“我们这里的环境条件是好嘛,一杯茶只要一元钱,可以喝一天。看嘛,政府不仅帮我们修了污水处理站,还在每家门外放了垃圾箱。”先锋村王婆婆高兴地说。
“栽上摇钱树、养上下蛋鸡、走上致富路”。顺着王婆婆手指的方向,蜀都乡村振兴公司工作人员边带记者到农户家中参观,边告诉记者垃圾分类和污水站建设情况,他说,“先锋村150多户的污水处理基础都是公司投资建的。每家的垃圾分类处理箱上不仅有分类处理方法,还有蜀都乡村振兴公司联系电话。污水处理站是按国内最新技术标准设计和建设的,处理后全部可循环利用……
据蜀都乡村振兴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垃圾分类处理在乡村振兴中既是热点又是难点,要实施起来并立即见效并不容易。对此,郫都区委区政府多次有针对性召开现场推进会,并要求蜀都乡村振兴公司主动加大投资力度,探索引领、吸纳社会资本共同参与项目的新方法和新路径。
据悉,除在生态文化振兴方面着力外,蜀都乡村振兴公司尤其注重在土地供给、投融资、人才智囊团建设、文化创意等乡村振兴“痛点”和“盲点”上,从供需两端发力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突破。目前,公司抓住郫都被列为土地制度改革先行区的契机,积极盘活农村资产资源,探索“公司+集体经济组织+社会投资企业”联合打造模式,发展乡村旅游、民宿、酒店等特色产业,梳理乡村振兴博览园区内集体建设土地和国有用地等资源,通过联建联营等模式,壮大集体经济。2018中国第三届智慧三农大会上,郫都区因此而荣获“乡村振兴模式创新奖”。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蜀都乡村振兴公司将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大胆创新突破,落实“两降两提”,在兼顾社会责任的同时,以提升公司效益为先导,投资建设更多竞争力强的现代综合产业体、产业化联合体和特色川西林盘聚落示范点;培育更多“天府水源地”公共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农村土地收储等资源开发力度,盘活更多资源要素,变资源为资产、资金为股金,壮大公司运营实力;主动创新融入双创工作,培育更多创新创业“新村民”;探索设立全国首个乡村振兴专项债,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项目,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奋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市场化引擎。
(本文配图由成都市郫都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