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新区是深圳的生态基石和“文化之根”,距今近7000年历史的咸头岭是珠三角发现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大鹏所城是深圳唯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鹏也是深圳的“后花园”,拥有深圳市56个沙滩中的54个,西涌沙滩是“广东省十大最美沙滩”之一,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八大海岸线”之一。新区成立以来,年接待游客人次与旅游收入都实现了翻番,先后获得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试验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等国家级称号。
率先开展全域旅游统计改革。大鹏新区以完善旅游统计指标体系、创新旅游统计方式方法、搭建旅游数据集成平台、加强旅游统计成果应用为重点,制订实施《大鹏新区全域旅游统计工作制度》《大鹏新区旅游卫星账户编制方案》《大鹏新区开展全域旅游统计的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构建全国首个区县级旅游卫星账户。其中,《大鹏新区创新统计制度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破题探路》获得深圳市领导肯定。
探索构建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建立综合的多维承载力指标体系,科学核定新区旅游环境资源、基础设施状况及其承载能力,为旅游大项目建设、项目定位、开发时序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推动形成“一体两翼、景城一体”旅游空间格局,确保实现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
成立广东省首家旅游诚信联盟。针对新区小微市场主体点多面广、旅游综合执法机制尚未健全等问题,依托新区旅游协会、民宿协会等旅游行业协会,于2018年7月成立全省首家旅游行业诚信自律组织——大鹏旅游诚信联盟(旅游投诉调解处理中心),通过标准化认证与专业化评估,建立旅游企业诚信档案,提高新区旅游行业诚信服务水平。首批审查入库诚信商家100家,招募4名专职调解员和20名兼职调解员。
传承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大鹏新区利用沙鱼涌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启动大鹏文化季红色文化周,打造成“绿色生态旅游区+红色爱国教育区+蓝色滨海休闲区”一体化的生态旅游项目。并依托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学术力量优势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合作建立全国首家社区旅游学院,制定大鹏本土知识(包括岭澳红色革命斗争史)、“党建+旅游”、旅游扶贫在内的5大课程模块,共388课时的培训课程,建立了“课程培训—结业考核—就业推荐”的闭环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首期13名红色向导顺利结业。
加快推动户外运动管理改革创新。大鹏新区在广东省范围内率先厘清了政府职能部门和属地管理的各方职责,创立国内首个户外运动报备系统,形成齐抓共管的户外运动管理体系。成立一年来,有14,260支队伍,147,394人进入东西涌。期间共发生救援12宗,同比减少50%以上。
开创区域旅游合作新模式。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机遇,以“蓝色湾区、黄金海岸”为核心,与惠州市、盐田区构建东部旅游联盟,共建东部黄金海岸旅游带,联合打造和推广深圳“大亚湾—大鹏湾—梅沙湾滨海旅游品牌”,共同开创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发展资源共享、市场共拓、信息互通、互利双赢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