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泽勇
日前,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据了解,作为温江区2019年的一号文件,《意见》明确8个大类、27个方面、100条政策,用“真金白银”和“干货实货”,解决民营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同时,《意见》对标先进发达地区出台的产业扶持政策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举措,紧紧围绕“惠企、利企、便企”三大关键词,着力降低企业成本、优化营商环境,让民营企业实实在在得实惠、增信心、添动力。
“干货”政策务实管用
温江100条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从推动民营企业做优做强、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创造、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落实上级优惠政策、构建国际标准营商环境等方面进行专项支持。
在推动企业做优做强方面,着眼于民营企业规模体量、总部经济、发展质量、建筑业提效等发展关键,提出5项支持政策。例如,对民营企业自建或购置办公用房,年主营业务收入5000万元以上,新获批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称号,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外地优质建筑企业迁入温江等给予奖励,其中对民营企业在温江设立企业总部的补助金额高达1000万元。
在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方面,从建立研发机构和平台、培育创新人才、强化校院企地协同创新入手,提出4项支持措施。例如,对新获批国家级研发机构、建设众创空间、购买高校院所科研成果等给予奖励或补贴,其中对获得国家部委、省市科技部门立项奖励的科研项目补贴最高可达500万元。
温江还着力打造区域优质金融生态,设立4亿元纾困帮扶专项资金,建立5000万元直融扶持资金和不低于5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群,进一步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成本高。
突出发展医药健康产业
医药健康产业是温江发展的主导产业。为高质量推进“三医融合”产业之城建设,《意见》制定了突出发展医药健康产业的政策措施。
例如,《意见》提出,对首次申报进入统计调查单位库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上服务单位等,给予企业或经营管理团队最高20万元一次性奖励。属于医药健康产业类别的,再追加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
同时,积极引导民营企业面向生物医药、创新化学药、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等先进制造业及医学研发、价值医疗、全程健康等方面积极投资。温江对民营企业新增投资、以商招商、存量招商、开展技术改造等进行奖励。属医药健康产业项目的,按设备实际投入的5%给予最高400万元补贴。
在支持民营企业引育人才方面,支持驻温江高校、职业技术院校按照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方向调整学科或专业设置,给予最高2000万元补贴。
精准服务助政策落实
为使《意见》更好落实,温江还在政务服务环境建设方面进行延伸和拓展。
例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因涉及部门多,整体关联性和专业技术性强,审批环节、报建材料等手续复杂,很多企业不知道怎样操作。温江采用重大项目全程代办服务机制,直接由代办员与多个审批部门进行内部沟通协调,加快项目审批进度。这种“管家式”服务,显著提升了企业的体验感和感受度。
温江行政审批局局长四郎汪修介绍说,针对企业、群众办事需要,温江在社区活动中心、商场超市院落等人员集中场所投放智能服务终端。目前,第一批20台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已投放到位,可办理社会团体年检、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等15项审批服务、5项生活服务、71项公共服务信息查询等,真正做到了“让群众办事像网上购物一样方便”。
同时,温江打破行政区划设置惯例,根据产业需求和群众诉求,在成都医学城率先建成“一站式”政务服务分中心,可办理注册登记开业等30余项事项。温江还将进一步拓展服务分中心建设,为园区企业开展“专业化的精准服务”,增强企业关切事项和专业服务的精准性、针对性,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和经营贸易便利性。
据介绍,为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温江将进一步对标国际标准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把创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把制定一流政策体系作为关键一招,坚持一手抓政策扶持、一手抓企业服务,努力让“硬的更硬、软的更软”,支持、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开创温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