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创建新型服务载体 拓宽扶贫增收渠道

河北内丘县成立“有事做”服务中心,全方位服务易地搬迁群众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就业

□ 本报记者 李季平

扶贫工作中,贫困户易地搬迁并实现永久性脱贫是最终目的,如何打消搬迁群众“搬下去做什么”的顾虑,河北省内丘县把通过就业提高贫困人口的工资性收入作为实现脱贫的重要路径,成立了“有事做”服务中心,探索就业扶贫新途径、新办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此举得到河北省委副书记赵一德的充分肯定,批示要求全省扶贫部门予以借鉴,切实帮助贫困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成果。

创建“有事做”新型服务载体

内丘县位于河北省太行山东麓,省级贫困县。2016年4月,内丘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为解决搬迁群众后顾之忧,县里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班,在搬迁安置小区挂牌成立了“有事做”服务站,全方位服务易地搬迁群众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就业。

据了解,“有事做”服务站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后,县委、县政府又系统总结经验做法并积极推广,在县人社局挂牌成立了“有事做”服务中心,由1名正科级干部带领8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同时在所有乡镇、村明确一名专干,并配足经费,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就业扶贫新型服务载体,实现了专门机构、专职队伍、专向职能、专用经费、专业服务。

“有事做”服务中心的建立,不仅探索出了一条脱贫致富新途径,而且推动全县扶贫工作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由过去扶贫部门“单打独斗”转变为全县各级各部门“联合发力”;二是就业扶贫模式由过去的“松散型服务”转变为现在的“集中型服务”;三是由就业服务人员由过去的“兼职服务区”转变为“专职服务”。

“有事做”服务中心不断实化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途径和方法,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宣传和发布就业政策及用工信息。除此之外,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全方位走访调查,全面掌握全县贫困劳动力情况,确保“不少一户、不漏一人,不缺一项”地实现就业。

帮助贫困群体实现高质量就业

为能让贫困群众实现高质量就业,县里多措并举,助力就业创业。如: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为目标,针对市场实际需求,重点对种养业、电焊工、家政服务等专业进行免费技能培训。

同时,县里把“培训、扶志、扶智”相结合,聘请农业专家在田间地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并请创业指导老师进行创业知识培训。既让贫困农户掌握了实用技能,又厘清了脱贫思路,树立了其创业脱贫致富的信心。

据了解,2017年共开展培训16期,培训738人;2018年1月~6月开展6期,培训220人,全部取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开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培训130人,已全部实现就业。

在创业方面,政府针对有创业需求和能力的贫困户,以及各类有创业积极性的人员,设立了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各项优惠政策。让获得贷款的贫困户及其他创业者通过发展生产、经营,增加收入,实现一人成功,带动一批的帮扶效果。

针对“转移难、就业难、脱贫难”的“三难”贫困户,“有事做”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公益性岗位安置政策,通过兜底安置就业来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帮助他们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有事做”服务中心的成立,有效促进了贫困劳动力实现高质量就业,有效转变了“被动脱贫”的心态,充分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内丘县按照“抓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脱贫”思路,已经形成“政府支持创业、社会关心创业、全民投身创业”的良好格局。数据显示,目前已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岗位35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50人;发放小额创业担保贷款310万元,扶持创业48户,带动就业211人。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2016年的1.92万人减少到0.2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7.89%下降到1.06%,在2017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取得较好成绩。

今年9月,内丘县正式退出贫困县之列。

2018-12-28 李季平 河北内丘县成立“有事做”服务中心,全方位服务易地搬迁群众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就业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7929.htm 1 创建新型服务载体 拓宽扶贫增收渠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