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赵庆国
□ 方 飞
改革和创新是深圳特区的根与魂,也是深圳中心城区福田区发展的根与魂。近年来,福田区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视察广东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使命,持续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以党建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喜讯接踵而至,交出了作为特区首善之区的优异答卷。
党建铸魂强核心,点燃创新发展“红色引擎”
福田区下辖10个街道,95个社区党委,有党员51,579人。福田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党建引领,突出中心城区特点,全区街道党工委持续强化党组织在基层治理的核心引领作用,探索党建“标准+”新模式,持续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全面发展,走出一条中心城区基层党建新路,努力打造全方位、多领域、立体式的中心城区特色党建品牌。
创新党建“标准+”,绘制新蓝图。为落实省、市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解决党建工作方向性制度化问题,福田区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实施意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18-2020年)》和《社区党建星级品牌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以及《福田区城市基层党建先锋指数测评工作方案》,既有“规范化建设”“组织力提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整体目标和规划,也有抓落实的具体手段和举措的明确重点任务清单,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
打造党建示范点,发挥商圈园区特色党建活力。福田区探索加强新兴业态和互联网行业党建工作,以商圈园区党委为核心,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打造特色党建品牌。福田街道中心商务区商圈党委构建起安商稳商兴商新机制,走活了党商互融、商圈繁荣“大棋局”,让党旗映红商圈高地。华强北商圈党委创新构建“共融共治共享共创”的商圈党建“四共”新模式,走出一条创新驱动下华强北商圈党建新路子,曾被列为全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典型。梅林街道福田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党委“三期三重”党建新思路,奏响互联网园区“众创 孵化 加速”三步曲,为互联网行业党建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共建共治共享,让群众安居乐业。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从“独唱”到“大合唱”的过渡需要不断完善并扩充“强核多元”治理模式的新内涵,街道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公共安全、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各项工作,开创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沙头街道从抓城市党建的“最后一公里”入手,将党支部标准划分为三个等级体系,通过党支部自评与上级党委发现相结合,对181个党支部划分相应等级,最终实现党支部建设全部达标全面过硬。香蜜湖街道侨香社区创新去行政化“强核多元”新型城市治理模式,以社区党建标准化为抓手,发动社会组织、物业企业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实现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与基层治理机制有机衔接、良性互动。
创新路上不停步,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
进入新时代,福田以更大作为和更大担当,致力打造“科技福田”“创新福田”,加快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在全市率先行动形成并出台《福田区2018年改革计划》,明确了全年改革工作总体要求,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商环境改革、民生公共服务改革、基层治理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共设计了25个重点改革项目,努力走在前列的最前列,勇当尖兵中的尖兵。
推进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打造全国首个政府服务企业标准体系,统筹梳理各产业部门的产业扶持资源形成“资源清单”,建立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审批机制。全年召开会议6次,审议项目119个,开发上线福田区企业服务APP,实现为企业提供政策速配和精准推送服务,智慧化“城市大脑”,助力“放管服”改革提速提质提效项目榜上有名,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
打造营商环境,激发创新创业动力。深化简政放权和“放管服”改革,实现全区政务服务“四办制”便民利民新模式,全区10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容缺办理,525项事项整合到自助服务平台,38项事项实现了“就近办”,极大提升了群众办事的效率和便利程度。实施“新空间+新政策”,对接招商引资项目142个,推动百行征信、国本南方、京东物流、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等成功落户福田。今年年初,举行5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实施“空间拓展十大专项行动”,稳步推进上沙村等8个城中村和国际展览中心等22个旧工业区的改造项目,推进产业空间和民生服务的物业购置计划,通过城市更新新增49万平方米产业空间。
加强基层治理,营造社会治理格局。开展城中村规模化租赁试点工作,“政企合作+综合整治+人才住房”的“水围模式”为辖区企业提供人才住房504套,“统租运营+物业管理+综合整治”的“玉田模式”预计可提供长租公寓2000套。
创新能力得到提升,质量型发展优势领先。福田区通过发挥产业空间资源优势以及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政策扶持的方式,全面引入高端科技创新资源。2018年上半年,福田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211.22亿元,增速10.5%,占GDP比重达到10.9%。上半年全区专利申请数为9643件,同比增长31.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为3034件,同比增长30.9%。国家知识产权发展集聚示范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和华强北创新创业大街建设荣获国务院表彰。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福田区积极筹建“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深圳创新及技术中心”“中国(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加快建设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展示平台、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和国际未来科技产业园等。据福田区科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粤港澳合作方面,福田将抢抓发展机遇,打造创新福田标杆,高质量高规格建设新时代粤港澳紧密合作新平台,切实让高端创新资源积聚。
民有呼我有应,不断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福田区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民生至上,不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从推进学位建设、医疗建设,到完善养老服务,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使群众享受改革开放红利,切实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加速学位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福田辖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为市级规范化学校,高中学校全部是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曾获评国家“基础教育国际化综合示范实验区”和“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位日益增长的需求,福田区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学位建设,包括全面梳理教育用地,建立用地台账;充分利用城市更新,增加学校用地;合理置换,腾挪空间扩大教育用地,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多学位。2018年,福田区通过学校新建及改扩建工程新增学位3000个,成功化解了学位缺口。计划再增加4所新建学校和14所学校的改扩建项目。“十三五”期间将完成新建学校10所、改扩建学校28所,增加学位约2.7万个,做到让每个符合条件的孩子有学上。
构建医疗体系,打造优质高效卫生强区。福田区全面实施《福田区区域医疗卫生规划》,推行家庭医生“1+N”一站式签约服务模式,组建“1+X”区域医联体,医联体成员单位增至113家,试点病种增至5个,进一步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至第三季度全区共完成老年人免费体检1.95万余人次,针对性开展健康干预/随访共5.2万余人次,医疗卫生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探索长者餐饮服务,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面对与日俱增的养老压力,福田区制定《星光老年之家改造提升工作方案》,已建成各类养老服务设施158处,提供养老床位1332张,全部实现社康医生上门服务,住养老年人体检率、巡诊率达到100%。并试点开展养老服务专项公益创投活动,培育发展养老服务专业社会组织,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创新。
征集“民生微实事”,及时解决群众身边难急事。在实现民生实事“政府配餐”与“百姓点菜”的有效结合的基础上,2018年福田区人大在全省率先推出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在重大民生项目上变“为民做主”为“由民做主”,形成了以民生实事票决制为核心、以“项目票决——过程监督——效果票评”为主线的民生实事督办机制。2018年办成20件年度民生实事。前三季度,共向各居民社区征集“民生微实事”项目1766个,立项办理1298个,区财政支出1.45亿元,吸引社会资金549万元,包括完成4所新建及改扩建学校项目,增加学位4200个,完成重点品种食品300批次食品安全抽检工作等,及时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小事、难事、急事,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深圳城市质量提升之年,作为深圳中心城区的福田区力争在各方面都要走在全市最前列,进一步释放中心城区“宜商、宜居、宜业”的环境红利,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的资源价值。
(本文配图由福田区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