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河北承德:打破部门藩篱 优化营商环境

针对群众反映办事“不知道去哪办”“不知道怎么办”“不知道找谁办”以及“跑的次数多”“跑的地方多”等问题,全面推行“一门”“一窗”“一次成”服务

□ 本报记者 兰 云

11月15日,河北承德市组织市县两级有关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开展“办事一次成”改革专题培训,对此前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若干措施(试行)》等6个改革文件进行系统解读、集中宣讲,总的原则是,做到最大限度利企便民,以更优的营商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地处河北省东北部贫困山区的承德市,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期,聚焦关键环节,打破利益藩篱,刀刃向内改革,通过打造“办事一次成”营商环境承德品牌,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今年前三季度的成绩单中,承德市政务服务效率提升60%以上;77.1%的行政权力事项实现了“办事一次成”;共有34个项目被列入省重点工程,创历年新高;市级220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总投资7159亿元;规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81.2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排全省第四,实现利税115.2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全省第一。

出台“六个改革文件”

推进“办事一次成”

改善营商环境需要多部门的努力,其中政府起着决定性作用。今年以来,承德市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办事“不知道去哪办”“不知道怎么办”“不知道找谁办”以及“跑的次数多”“跑的地方多”等问题,多次召开企业家和群众代表座谈会以及党政联席会和专题研讨会,最终提出,结合“互联网+”,全面推行“一门”“一窗”“一次成”服务。

记者在承德市行政审批局大厅看到,除了政务审批事项外,社保、办税、出入境、全国企业征信系统、供水、供电、燃气、联通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已全部纳入大厅集中办理,在成倍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了群众往返之苦。目前,已有超过50%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零跑腿”。

继今年5月份推行“办事一次成”后,承德市多个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经过细致摸底、反复研究,最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于10月30日出台了“六个改革文件”,对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接入环节若干措施、进一步提升纳税便利度、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等六个关键环节提出规范性要求,使“办事一次成”改革驶入政策轨道,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新力。

针对建设项目审批中存在的“顽疾”,文件明确提出,取消审批环节35个、审批要件33个,将7个审批前置要件改为后期监管,倒逼政府部门转变职能、优化服务。这些措施实施后,市中心城区范围内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从立项到验收的全流程审批时限降为24个工作日,审批时限领先全国。

敢于打破条条框框,谋划制定开创性的改革措施,彰显出承德市委、市政府持续深化改革的勇气和决心。比如,针对长期以来制约建设项目快速推进的水、电、暖、气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接入环节存在的“顽疾”,“六个改革文件”中的《关于优化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接入环节的若干措施》,从申报、审批、接入、验收等各环节入手,将审批时间压缩为法定平均时限的6.7%,有些部门还公开面向社会做出承诺,在全国尚属首创。

加大改革力度

再造审批流程

承德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岳建华向记者介绍说,实现“办事一次成”改革目标,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最大的突破就是审批流程优化和再造。比如,在建设项目审批环节,以政府文件形式明确了分段办理、并联审批、容缺受理、联合勘验、限时办结的具体操作办法。另一项突破就是市政府出台的“重大事项会商”制度,对于重大建设项目,在审批流程方面实施会商制度,并形成会商纪要,由行政审批局向项目单位出具《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函》后,即可办理前期相关审批手续,既缩短了审批时限,也使审批部门有规可循。

承德市针对审批和服务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堵点”“难点”,对传统办事流程实施优化,由过去的同一事项向不同窗口提交资料改为“一次提交、同步办理,信息共享、限时办结”的协同服务。

在不动产登记窗口,前来办理业务的居民秩序井然。工作人员介绍说,过去,办理该项业务,居民需要向住建、国土、税务等不同部门提供资料,需要数天时间;而今,居民只需向一个窗口提供资料即可,工作人员在后台与相关部门通过网络核对相关信息,不足一小时即可办理完毕。

承德在河北省率先推进“一证化”改革,11月15日,河北省第一张行业经营综合许可证在承德颁发,企业从核对信息、打印、盖章只用了5分钟时间,而在以前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对涉及企业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的三个环节,全流程压缩到4.5个工作日,是河北省规定时间的56%;开通全程无偿代办、全程帮办服务事项,打破了中介服务壁垒;对不要求“必须提交申请材料原件”的事项,通过快递方式,实现“不见面”审批,市财政为此将每年支出30万元的邮寄费。

下一步,承德还将针对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情况、群众反响等问题,制定相应实施细则,研究解决办法,持续谋划出台新的改革措施,释放更多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2018-12-05 兰云 针对群众反映办事“不知道去哪办”“不知道怎么办”“不知道找谁办”以及“跑的次数多”“跑的地方多”等问题,全面推行“一门”“一窗”“一次成”服务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7030.htm 1 河北承德:打破部门藩篱 优化营商环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