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环境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琦:

营商环境决定发展质量和速度

通过上午的实地考察,深切感受到了莫干山镇在生态文明建设、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方面的成就,以及地理信息小镇将科技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相融合的特色。这些充分体现出德清改革开放40年以来持续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成果,尤其是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突出进展。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营商环境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优化。2017年7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并指出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加快制度和法规建设,改善营商环境,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我国政府当前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在2017年5月26日的全面推进“多规合一”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并指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营商环境是具有国际化渊源的概念,它来自世界银行自2003年起每年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具体是指企业从设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纳税到执行合同时的纠纷解决以及市场退出机制等企业生命周期全流程中,到政府部门办事时所需要的程序、时间和费用等成本的总和。换言之,营商环境考察的是各经济体的商业监管制度和法规是否能够激励创业和企业在经济体的发展。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覆盖企业生命周期中的开办企业、获得企业住所、获取融资、日常经营、在安全稳定的商业环境中经营等五大重要环节,通过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办理破产和劳动力市场监管等11项一级指标衡量。

2018年1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和机构的意见》,提出由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国际商事法庭,牵头组建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为“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2018年6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制定部门规章,确定设立国际商事法庭。在国家层面进行法治营商环境改革的同时,近两年来我国各省市也相继施行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从地方性立法层面增强各省市的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力度。

2018年1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不仅提出要设立国际商事法庭,还支持“一带一路”国际商事纠纷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推动建立诉讼、调解、仲裁有效衔接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我国首家国际仲裁院在深圳设立。2018年7月29日,我国第二家国际仲裁院在海南正式挂牌。我国在调解制度建设方面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社会调解。我国社会调解的典范是源于浙江的“枫桥经验”,在此次德清考察中也了解到德清正在实践自治、法治、德志“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并已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纠纷解决效应。

2018-09-21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环境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琦: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059.htm 1 营商环境决定发展质量和速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