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雷云锋 梅 超
2015年,中组部、中农办、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要求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巨光乡金土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黄小军,就是这千千万万基层扶贫大军中的一员。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黄小军此次出席全国两会带来的两点建议均与乡村振兴有关:一是加大精准帮扶力度,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二是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为乡村振兴提供保障。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我,2015年4月如愿踏上了脱贫攻坚的帮扶路,来到了巨光乡金土村这一省定贫困村。”黄小军向记者介绍说,金土村地处丘陵,距县城35公里,共有9个村民小组,629户245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21户449人,全村耕地面积2671亩,是典型的传统农业村。
“为尽快进入角色,我用了一两个月时间走遍了全村每一个院落、每一块土地,熟悉了村情,当时的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糟。”黄小军说。
据黄小军介绍,首先是交通难,全村仅有一条水泥路,全长也不过2公里,还有6个村民小组未通水泥路;其次是用水难,全村没有一条像样的水渠,由于年久失修,无法蓄水;再次是通讯难,接收不到外面广播电视信号的还有100多户,他们很少了解外面的信息,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第四是增收难,全村几乎没有产业,部分土地被撂荒,杂草丛生,看不到脱贫的希望;第五是人居环境条件差,大部分群众住房缺乏科学布局,人畜未进行分离,导致村中卫生条件差,居住环境不容乐观。
来到金土村第一年,黄小军先后找了六家企业进村考察,但村两委反复磋商后却将他们统统拒之门外。因为,这些企业的项目要么成本高效益低,要么对环境破坏大。在了解大量致富信息后,黄小军发现高端水果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于是带领驻村工作组及两委干部,先后多次与四川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洽谈,几经波折,最终说服该公司进村投资。据黄小军预测,该项目引进后,预计亩产3000斤,亩产价值高达5万元~6万元,再加上贫困户就地务工,可实现贫困户户均每亩增收2000元以上。
“近年来,村里新修公路8.5公里、水渠3公里,新建党群服务中心一个,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产业长足发展,干部素质显著提升。在党中央实施的脱贫攻坚惠农政策下,贫困户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形成了好风尚、养成了好习惯,老百姓的生活逐渐好起来了。”黄小军说,去年,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在四川召开,达州有幸承办这次现场会,渠县有幸作为现场点接受中央和省市区领导现场指导。
“脱贫攻坚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接下来,我们将用心、用情、用智做出无愧于组织信任、无愧于第一书记的新作为。”黄小军信心十足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