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两会报道

成都:乡村振兴不走寻常路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创新实施10大重点工程,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 本报记者 王 进 何子蕊

“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的指示要求言犹在耳,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讲话,进一步为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路径。

作为四川省省会城市,我国农业和农村改革重要策源地之一,近年来土地“三权分置”、农业共营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职业农民培养等改革试点走在全国前列的成都市,将如何一以贯之,创新践行好这一事关国计民生的大战略?

记者了解到,继2017年11月13日在四川率先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12月7日出台全省首个《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之后,成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乡村振兴再次提到重要位置,成都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市党代会决策部署,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实施十大重点工程,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全域乡村规划提升工程。重点是加强乡村规划管理,提升乡村规划创意设计、功能统筹、产业融合能力,引领城乡有机融合、共享发展。做足“水林田”三篇文章,在滨江沿山轴线塑造“山水田园道”的天府水乡格局,在千里沃野营造“田成方、树成簇、水成网”的川西平原美景,在丘陵地区打造“山水相融、田林交错、变幻多彩”的秀美大地景观。

特色镇(街区)建设工程。将采用“特色镇(街区)+林盘+农业园区”“特色镇(街区)+林盘+景区”等模式,规划建设100个规模在3平方公里~5平方公里的特色镇(街区),引导资金向特色镇(街区)流动、产业向特色镇(街区)集聚、人口向特色镇(街区)转移,形成产业集聚、功能复合、连城带村的特色镇(街区)。

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川西林盘是天府文化、成都平原农耕文明和川西民居建筑风格的鲜活载体,林在田中,院在林中,是呈现在群众面前的林盘新风貌。成都将坚持以绿色田园为本底、以自然山水为映衬、以天府文化为内核,开展以“整田、护林、理水、改院”等为主要内容的川西林盘整理、保护、修复,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整治。

大地景观再造工程。将以土地综合整治为主要载体,以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为主要抓手,以航空走廊、交通沿线、旅游景区为重点,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构建城乡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机制,推进产业发展和特色镇建设。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治水、治土、治霾、增绿,让农村成为都市人羡慕的公园。要重塑农业形态,建设美丽田园,大力开展“百镇千村”景观化建设行动,加快建设天府绿道体系,努力实现农村景观化景区化,优化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设施配套水平。

农业品牌建设工程。要提高品牌运营意识,加强对农产标识、产地、质量、包装、品牌的创意设计和市场营销,以品牌整合资源、运作市场,把成都建设成为农业品牌的设计之城、以品牌运作资源的农产品集散之城。

乡村人才培育集聚工程。乡村振兴战略是农业农村的一场根本性变革,要支持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创办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一大批有经营头脑、有专业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要构建乡村人才建设长期规划,鼓励支持区(市)县与各校各院系各企业共建农业技术试验推广基地,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引进各类农村农业高端人才,加快建设“成都农业智库”。

农民增收促进工程。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的核心问题。要着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

农村文化现代化建设工程。农耕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要以四大举措实施农村文化现代化建设。深化乡村公民道德建设,把天府文化深度融入乡村建设和居民生活,大力弘扬古蜀农耕文明、传承天府文化,坚定农村文化自信,提升农民职业荣誉感,增强乡村振兴战略信心。

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程。要加快推动发展取向从以GDP为中心向以人民为中心转变,大力实施社区服务提升等“五大行动”,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

据悉,按照规划,成都将用5年时间,实现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000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1.8∶1以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75%。全市新建天府绿道达到1500公里,森林覆盖率达41%。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天府之国成都将呈现出一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相融”的现代乡村新形态;将呈现出一副“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农业农村秀美画卷。

2018-03-15 王 进 何子蕊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创新实施10大重点工程,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20405.htm 1 成都:乡村振兴不走寻常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