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视角

老工业基地老树发春芽

□ 孙仁斌

位于我国东北的辽宁省是著名的老工业基地,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环保理念的不断加强,这里人们的“衣食住行”与以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绿色生活”正成为一种新时尚。

衣之“绿”。在沈阳、大连等城市的不少社区里,出现越来越多的绿色旧衣物回收箱,许多市民把穿旧的衣物清洗后折叠好投放到回收箱里,有爱心志愿者和社区负责人负责将这些旧衣物统一收集后,捐赠给灾区或分类后存放在社区服务大厅,有需要的市民可以免费取用,实现了衣物的再利用。

大连市慈善总会已经在全市布设了超过3000个旧衣物回收箱,在大连市下辖的长海县,当地的红十字会将回收的旧衣物捐赠给外来务工人员,或做成公交车坐垫免费供市民使用。

食之“绿”。“民以食为天”,食品的健康、安全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辽宁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瞄准一个“绿”字,在农产品的绿色、健康、安全上下足功夫。

地处辽西的绥中是著名的农业大县,以种植果树为主,果园面积达到78.5万亩,各类果树近2000万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壤地力下降,水果的生长环境受到影响,其品质也严重下降。

订单少了,销售难了。痛定思痛,绥中县提出走“精品农业”的新发展思路:不使用复合肥,改用有机肥;通过秸秆生物反应堆改良土壤,恢复地力;用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杀灭果树害虫,减少一半以上的农药使用量;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请来专家,教授农民新技术改良白梨品质,种植富硒白梨,使绥中白梨的口感更好,营养更丰富。“绥中白梨”品牌目前已通过国家绿色认证。

住之“绿”。各地的“暖房子”工程成为辽宁住宅改造的一大亮点。这一工程主要由政府出资,对老旧小区供暖不理想的住宅进行外墙保温、管线改造等,以提升居民居住舒适度、减少供热损耗从而实现节能减排。

行之“绿”。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绿色出行……越来越多的辽宁人选择更加绿色环保的形式出行,改善空气质量,注重生命健康。

“共享单车、健步走、长跑都是很好的休闲方式,绿色出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同选择,既有利自己健康,又有利公众环保,何乐而不为?”辽宁社会科学院低碳发展研究所所长毕德利说。

2018-03-05 孙仁斌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19314.htm 1 老工业基地老树发春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