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评论

在扶贫上不可耍“小聪明”

□ 肖 华

刚刚结束的五届重庆市委首轮巡视聚焦脱贫攻坚,扶贫领域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浮出水面。有的干部在帮扶脱贫上耍“小聪明”,把主要精力放在“算账式脱贫”上,考虑如何把村民收入“算全算尽”,以便“尽快达标”;有的搞无中生有,将种植养殖规模“写”大,为贫困户虚增收入;有的通过发放补助金,想方设法让贫困户主动承认脱贫等。

这样的问题并不是重庆独有。3年后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因此,要避免一些党员干部在扶贫上耍“小聪明”,不仅需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还需要每一个帮扶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宗旨观念和优良作风。帮助群众脱贫,不能有半点虚假主义,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避免耍“小聪明”发生,还要完善脱贫考核方式。看一户贫困户脱贫,不能就是看看资料,还要实地查看。督查验收要实,做到制度实、规则实、监督实,加强检查,严格验收,既不拖延,也不虚报。在检查的时候,不仅要看出了多少钱、派了多少人、给了多少支持,更要看脱贫的实际成效。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考核的杠杆,避免耍“小聪明”扶贫发生。

爱耍“小聪明”的人,最后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扶贫上只有老老实实、真抓实干,才能让我们的扶贫事业取得伟大成绩,得到人民和历史认可。

2018-01-25 肖华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15970.htm 1 在扶贫上不可耍“小聪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