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赵庆国报道 1月13日晚,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盛典在广州中山纪念堂隆重举行。由苏州市中外名人研究会、苏州市苏绣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专题绣制的巨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荣获本届山花奖组委会特别奖。
女红之巧,十指春风。位居四大名绣之首的苏州刺绣,拥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民族传统工艺的杰出代表之一。本次荣获山花奖特别奖的作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内芯长281厘米、宽145厘米,以苏绣丝线特有的质感风格,再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经典画面。这幅将近3米长的苏绣巨作,从策划、选拔绣制队伍到绣品圆满完成历时3年多。国家级苏绣大师顾文霞和苏州刺绣研究所的老艺术家们担任艺术指导,油画原作者张自薿和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担任美术指导,山花奖获得者卢招娣、孙建芬、熊晓凤、李红英等16人组成绣娘团队,从2015年10月启针开始,16名绣娘发扬长征精神,克服种种困难,历时11个月、5.6万个工时,采用乱针、平针、施针、戗针等几十种苏绣针法,用近两百组色系、近千余种颜色丝线圆满完成绣制工作,以苏绣特有的质感风格再现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经典画面。2016年9月,该作品与同名油画一起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永久收藏。
苏绣大师顾文霞赞叹说,这是苏绣历史上一次新的长征,其技术难度之高,用线数量之大,人物数量之多,在苏绣艺术创作史上难得一见。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组委会对该作品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幅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苏绣艺术巨作,是表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优秀作品,也是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幅时代杰作。
对于此次获奖,苏州中外名人研究会会长冯朝雄感慨万千。他认为,要树立文化自信,就必须深入挖掘、积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说到创作苏绣《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初衷,冯朝雄说,希望在民间艺术与重大历史题材、红色题材的结合上做一个尝试,在继承传统与艺术创新的结合上做大胆探索。从实际效果看,这个方向是值得广大民间艺术家学习和借鉴的。
山花奖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国家级文艺大奖,颁奖活动每两年一次,是全国民间文艺领域的最高奖项。
(本文配图由苏州市中外名人研究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