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叶仕春
1月10日,深圳市委改革办召开一年一度的改革督查评估评审会,旨在通过第三方对全市各区重点改革项目进行评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被评单位的担当与坦诚、评委们率真与严谨的情怀让记者再次领略了深圳敢于自我监督、不断挑战自我的勇气和风采。
评审会主持人在对如何评审和评分标准作说明时强调,评审指标主要围绕改革项目针对性、创新性、重要性、实效性四个方面十大内容进行,希望评审人员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野,全面客观公正进行评审,把评审会变成学习交流会、改革推进会。
记者看到,此次评审的内容、方式方法、人员组成、评审过程,较往年都有新的突破。在评审方式上改变了以往仅靠书面材料打分的做法,而是先由各区分别介绍项目,然后再由评审人员当面提问咨询,以便深入了解改革项目的相关情况。
此举得到评估双方认同,增强了评审之间的深层互动,有效发挥了评委们的积极性,避免评委出现打分的盲目性。评委们围绕社会、民生、供给侧改革、政府投资、生态文明、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城市更新等问题争相提问,态度较真,解答明晰,气氛热烈精彩。随后,评委背对背给改革项目当场打分。此举让仅靠“做材料”得高分的侥幸心理或者应付了事成为幻想。只有真正扎实改革才能得到认可和赞同,否则,难过评审关。
据介绍,此次评审会还突出了参加评审人员代表的专业性广泛性。除了邀请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代表外,还邀请了党委政府的监察、工作联动代表和社会组织相关人员。再则评审内容也比以往更加集中,要求每个区在全面介绍改革情况的同时,只选报三个重点改革项目参评。
据悉,深圳市2017年承接了一大批国家级、省级改革项目,市、区、街道和各行各业的“微改革”项目更是举不胜举。深圳的改革成效显著,与市委改革办重视督查评估工作分不开。深圳率先建立全面深化改革督查评估工作制度,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督查机制。定期发布季度督查评估报告,建立改革台账,围绕改革项目分别列出责任分工、年度目标、推进措施、进度安排、完成情况、存在问题栏目,实施日常督查。同时,把到基层检查考核调研与邀请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代表参与评审结合,把督查评估与全市绩效考核结合,有效推进了全面深化改革。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年要创新局面。评审结束后,主持人在对专家评委们表示感谢的同时,希望大家更加关注深圳改革,使深圳特区通过不断完善督查评估体制机制,争当改革先锋,在新时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