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赵 薇
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加强以自然垄断环节为重点的成本监审。数据显示,2013年~2016年,国家发改委及地方价格主管部门累计开展成本监审项目近24,000个,覆盖电力、天然气等垄断行业以及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等20多个行业,核减不应计入定价成本的费用约8000亿元。
“成本是价格形成的基础,要科学合理定价,成本是核心和关键。”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巡视员程行云在近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成本监审能准确“摸清”经营者真实的资产、成本、收入等定价关键信息,通过念好成本约束的“紧箍咒”,为科学客观定价提供重要基础。
“毫厘”撬动千百亿
“说起‘厘’,你一定觉得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吧?但我们成本监审人员必须做到‘厘厘必较’甚至‘毫毫必较’!”四川发改委成本调查监审局局长陈波涛向记者举例道,“在成本监审人员眼中,电力公司单位成本的每一‘厘’就相当于1.6亿元的收入,每一‘毫’就是1600万元。”
微乎其微的小“毫厘”,真的撬动了千百亿元的“大成本”。
在输配电领域,国家发改委2015年以来开展的电网公司输配电成本监审,是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超大型自然垄断环节开展的定价成本监审。各地价格主管部门通过数据核对、细化调查、当面约谈、实地走访、延伸审核等艰苦细致的工作,共核减与输配电不相关、不合理费用约1200亿元,平均核减比例14.5%。
“以此为基础,在电网投资大幅增长、电量增速趋缓情况下,国家最终核减32个省级电网准许收入约480亿元。”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丁杰在发布会上表示,通过严格的输配电成本监审,推进了输配电价改革,管住了电网这个中间环节;同时,也为“放开两头”,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天然气领域,国家发改委2017年对13家天然气跨省管道运输企业组织开展成本监审,剔除不相关资产185亿元,核减不应计入定价成本总额46亿元,核减比例16%。在成本监审的基础上,核定的管道运输价格平均下降幅度达15%,并相应下调了非居民用气的门站基准价格,减轻社会负担约160亿元,为进一步深化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础。
“成本监审逐步改变了以前消费者被动接受垄断行业成本费用的局面,在约束垄断行业成本上升、维护国家和消费者利益、促进垄断行业良性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丁杰表示。
向无端涨价说“不”
“2013年上半年,我们对全省735所普通高中学校收费成本进行了分类分层次的抽样监审。”陈波涛举例道,由于监审结论不支持收费标准上调的预期,相关部门作出不调价的决定,“受益学生达151万人,学生和家长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四川各级成本调查监审机构共完成监审项目1856项,核定总成本近1500亿元,核减成本270多亿元,核减率约15%。监审后价格上调379项、下降45项、未调整1401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对于极少数保留的政府定价项目,要加强成本监审,推进政府定价公开透明;要坚持成本监审原则,将成本监审作为政府制定和调整价格的重要程序;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的经营者应当按照政府定价机构的规定公开成本,政府定价机构在制定和调整价格前应当公开成本监审结论。
“成本监审在助力重点领域价格改革、维护消费者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大家总有一个误区,认为价格改革就是要降价才合理,事实上并不完全是这样。”陈波涛说,以前政府定价的权威性很高,自由裁量空间也比较大,大家很少关注价格背后的成本问题。但事实上,成本是价格形成的基础,成本监审在政府制定价格的过程中发挥着“摸清底数”的作用——政府定价机关通过开展成本监审准确核定经营者的成本。“也就是说,若成本明显低于当前价格,该下降就得下降;若成本明显高于当前价格,该上调就得上调。要向无端涨价说‘不’。”
让接受监管成为习惯
国家发改委指导各地先行在城市供水行业开展试点,新推出阶梯水价的600多个城市,均已实现制定价格前的成本公开;天津、山西、上海等多个省份在城市供水、供热、管道燃气、污水处理、交通、教育等不同行业推行成本信息公开制度或试点;北京规定公共交通行业经营者每年定期公开成本信息,政府公开定价成本监审结论……成本信息公开作为价格管理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涉及社会公众、企业和政府多个方面。目前,价格主管部门逐步建立健全成本信息公开制度,成本信息公开促进了企业加强成本控制,抑制提价冲动。
“我们提出将定价成本监审与日常的成本监管结合起来,在部分行业建立了建设期成本报送制度和价格监管周期年度成本报送制度,对企业成本实行动态监管。”陈波涛告诉记者,四川根据监管情况及时启动定价前成本监审和定期监审,让企业随时感受到成本监管的存在、习惯并自觉接受成本监管。“同时,我们还积极推行成本监审结论公开和经营者定价前成本公开,以此倒逼企业主动接受监管。”
“价格主管部门监审的很多企业都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成本监审既是对各公司填报数据的检验,也是对各公司业务的一次重要指导。成本监审组能够从独立的角度发现各公司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能够提出宝贵意见。接受政府严格的成本监审,有助于各公司的改进,也有助于公司更好地践行基本使命。”中石油财税价格部副总会计师王向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