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 也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从去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打造非公有制企业与社会组织党建服务中心—同心港,通过场地开放、活动开放、载体开放等形式,推进区域化党建深度融合,为这些党组织活动和发展提供新天地。
非公党组织有了新娘家
二道区非公有制党组织同心港建于2016年11月,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投资3000余万元。成立了同心港党建服务指导志愿者协会,同时还面向全社会招录了10名大学生专职党建指导员,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建服务指导体系,全面推进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为了做好非公党建工作,二道区委组织部将非公党建办的办公地点也整体搬到了同心港。
同心港设置了入驻办公和开展活动的同心驿站,培养、输送党务人才的同心讲堂,整合红色资源、传承和注入红色基因和党性教育中心等12个功能区,涵盖了21个指导服务项目。
同心驿站共设有巡回服务、法律咨询、人才服务和党务咨询4个服务窗口。其中,巡回服务窗口组织非公党委18家成员单位,政府各行政部门每天派一名工作人员到现场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相关服务。法律咨询窗口由区司法局组织吉良律师事务所律师现场服务。人才服务窗口组织实施人才政策法规咨询、人才登记、人才开发、人才引进等工作,重点服务二道区优秀专家和高层次人才。党务咨询窗口由公开招聘的专职党建工作人员负责,主要负责党务知识咨询,党建业务办理,党务人才登记等工作。实现了有关事项一站式受理、一窗式办结,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咨询提供了便利。
二道区延安医院党支部书记杨春峰感慨地说:“有了同心港,我们感到工作多了一个智库,情感有了一个娘家,有啥难办的事、为难的事、弄不懂的事就到这里来唠唠,心通了、路明了,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就行了。”
截至目前,同心港成功孵化非公党组织28个,发展党员149名,开展各类教育培训17场次270余人次。
创新非公党建有了新举措
近年来,二道区始终将非公党建作为企业发展的红色生产力,坚持改革创新,深入探索同心港推动非公党建工作发展引领作用和具体措施。创新谋划了非公党建5项重点工程,即领导干部引领带动工程、市场引领项目助力工程、志愿服务同心指导工程、示范带动双亮示范工程、党务人才能力提升工程,打出了一套非公党建创新发展的组合拳。
优粮易购党支部书记王福洋坦言:“二道区委依托同心港实施这5项重点工程,是我们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福音。有了项目助力工程资金的支持,我们就可以拿出更多的生活用品帮助受助人,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企业有名、群众受益,是一举多得的好举措。”
王福洋所说的项目助力工程是最具特色的党建工作创新做法。目前,非公党建工作主要依靠政策引导和行政推动,发挥市场作用推动非公党建发展。二道区委研究制定了《二道区非公党建项目助力工程实施意见》。从非公企业自身运作规律入手,补齐市场推动这块短板,探索非公党建发展的新途径。从全区财政预算列支,设立300万元项目助力工程资金,设置党组织服务民生类、服务创新创业类、服务扶贫助困和社会稳定类、品牌打造和领军人才培养类、培训督导类、第三方评估以及财务审计类、星级评定支持类等7大项目。优先支持评定为三星级以上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申请项目,通过市场手段引领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支持党建工作,从而构建政策引导、行政推动和市场引领的三位一体的非公党建工作新格局。
打造智慧党建用上新科技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二道区针对思维理念跟不上、工作力量跟不上、工作手段跟不上等非公党建存在的实际问题,采取以智慧党建为统领、大数据平台为支撑的全域数字化党建新模式,对全区党组织和党员实施动态管理。
同心互联中心是一个党建相关信息集中处理场所,也是探索“互联网+党建”的一种新模式。这里安装了新开发的智慧党建管理平台,包括基础数据库、网页和手机APP。目的是保证各级党组织建设以及党员教育、管理和培训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智能化,更加有利于互动交流和指导服务。
该互联中心分别与各街道服务窗口以及同心服务站相链接,随时整理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以及党员的互动信息、需求信息、履行社会责任等信息,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和服务提供参考依据。与各个街镇8个党建服务超市以及各支部相对接强化服务功能。
设立党组织开展活动影响力积分榜和党员参加活动活跃度排行榜,发布在线视频微党课,建立党组织和党员工作预警分析系统。实现了信息发布、党务咨询、实时互动、活动召集、量化考评等在线功能,通过打造指尖党建不断扩大非公党建的教育面、监督面和服务面。
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整理组织档案460份、党员档案756份,发布政策信息、上传微党课视频480多条,认领服务项目865个,服务群众超过4700人次。
管建模式有了新突破
在党组织孵化模式标准化方面,二道区紧抓党组织建立、人才培育、服务指导等关键环节,创新“三段十法”:即把党组织孵化分为调查摸底、发展组建、巩固提升3个阶段。按照每个阶段的工作特点,推行联席工作法、拉网调查法、商圈辐射法、同业共建法、片区联建法、线性组建法、派驻帮建法、党建指导员包建法、党务人才培育输出法和党建活动项目引领法等10个工作法。打破单位、区域、行业等传统界限,延伸工作触角,有效整合资源,助推党组织孵化,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
“三段十法”孵化流程推广以来,成功孵化出非公党组织28家,全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83.7%和99.21%。
在制度保障上,完善“1+10”保障体系,建立高效顺畅的规范化工作制度。创新驱动关键在于制度创新,二道区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体系,在非公党建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出台《中共二道区委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并配套制定《中共二道区委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等10个具体办法以及制度,规范同心港自身运行、健全一系列激励约束机制,进而推动全区非公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进程,为非公党建工作发展提供制度支撑。
近几年来,二道区非公企业蓬勃发展,遍地开花的非公党组织犹如一个个红色引擎,带领党员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走在前列、作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