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政报道 10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17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据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介绍,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0.29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6.6%。贸易方式更趋合理,进出口市场趋向多元化,内生动力更加强劲,产品优进优出方面取得良好进展。
谈到对外贸易质量效益、优进优出等方面的新进展,黄颂平表示,前三季度,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在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升等方面表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
贸易结构仍在优化和改善。一是贸易方式更趋合理。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8.1%,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6.6%,较去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二是进出口市场趋向多元化。对欧美日等传统市场进出口增长17%,对拉美国家进出口增长23.4%,与非洲国家进出口增长19.7%。三是内生动力更加强劲。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7.8%,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8.5%,较去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
在产品优进优出方面取得良好进展。在出口方面,前三季度我国纺织服装等七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9.4%,仍然具有较好的竞争优势。同时,部分高附加值机电产品和装备制造产品出口也保持良好增势,比如出口汽车增长28.5%,船舶增长12.2%,医疗仪器及器械增长10.8%,表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渐增强,国际竞争新优势逐渐显现。在进口方面,能源资源性产品进口稳定增长,比如原油、铁矿砂、天然气进口量分别增长12.2%、7.1%和22.3%,部分重要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等高新技术产品进口较快增长,其中集成电路增长18.4%,发动机进口增长26.2%。上述这些资源性、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增长,将持续推进国内创业创新、经济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黄颂平指出,总体看来,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回稳向好势头在巩固,增长质量效益在提升。除国际环境总体向好、国内经济稳中向好因素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对我国前三季度外贸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前三季度,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带动我国进口价格总体上涨10.6%,进口价格上涨对进口总值的拉动贡献率达到52.5%。同时,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20.1%,高出同期我国进出口增速3.5个百分点,对整体向好贡献明显。
黄颂平表示,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七方面特点显现: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贸易方式结构有所优化;传统市场进出口全面回升,与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快速增长;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第一大出口经营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中西部和东北三省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整体,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机电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为出口主力;铁矿砂、原油和天然气等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升;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微幅回落,出口经理人信心指数环比提升。
黄颂平指出,下一步,将更加注重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不断提高外贸发展质量效益,以实现对外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