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当前位置:首页 >

肠道守护者:乳酸菌搭载解酒新路径 济宁医学院学生团队突破性研发“解酒胶囊”

来源:改革网作者:孙滋旋时间:2025-07-01

当传统解酒市场被日韩品牌占据时,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大一学生管思源领衔的"微生态解酒"项目组传来捷报。其自主研发的"解酲卫士"胶囊以基因编辑乳酸菌为载体,实现酒精代谢效率突破性提升,日前正式获得国家保健食品注册批件。这项历时三年、从校园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创新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益生菌解酒技术领域的空白,更开创了"肠道代谢干预"的解酒新范式。

一、颠覆性技术:肠道菌群的代谢革命

区别于传统化学解酒产品的"治标"模式,该团队创新构建"菌-酶-肠"三位一体解酒系统。据指导教师薛庆节教授介绍,项目组历时两年筛选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T-IV,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构建了具有酒精耐受性(耐受浓度达200mmol/L)和智能酶释放能力的工程菌株。

"我们的突破在于构建了肠道微环境响应机制。"薛教授展示的专利技术图谱显示,工程菌表面搭载的pH敏感型载体,能在结肠部位(pH6.5-7.0)精准释放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临床试验数据显示,该系统可使酒精代谢速率提升至自然状态的2.3倍,乙醛清除时间缩短至4.2小时,较传统产品平均缩短1.8小时。

二、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创新之路

2021年成立的"微生态解酒"项目组,在管思源带领下走出独特的研发路径:通过建立包含327株乳酸菌的"酒精应激反应库",筛选出兼具耐酸(pH2.5存活率>90%)和耐乙醇(40%浓度存活率>85%)特性的工程菌株。团队独创的"三阶包埋技术"将菌株存活率提升至92%,较常规包埋工艺提高37个百分点。

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的Ⅱ期临床试验中,80名健康受试者数据显示:试验组血液乙醛峰值浓度较对照组降低61%,宿醉症状评分下降64%,肠道不适发生率减少79%。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连续监测显示服用者肠道乳杆菌属丰度增加28%,证实产品具有益生元效应。

三、千亿市场的破局者

我国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突破6000亿元之际,解酒品类长期面临"进口依赖度高、技术壁垒强"的困境。"解酲卫士"的获批打破日韩企业垄断,其核心专利"一种具有酒精代谢增强功能的基因编辑乳酸菌"已通过PCT途径进入欧美市场。据项目测算,产品生产成本仅为进口同类产品的1/5。

四、学界业界双重视角下的创新启示

"这是我国大学生团队首次实现'基础研究-产品开发-产业转化'的全链条突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关负责人指出,项目融合微生物学、生物工程和临床医学等多学科技术,其"产学研用"协同模式具有示范意义。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评价:"产品将功能食品从营养补充带入主动干预新阶段。"

面对学界关于长期安全性的讨论,军事医学研究院王建华研究员建议:"需关注肠道菌群适应性改变的潜在影响。"对此,项目组已启动包含5000例受试者的真实世界研究,并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专项。团队同时透露,第二代产品正在研发中,拟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实现菌株代谢通路优化。(通讯员:孙滋旋/指导老师:薛庆节)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