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戚文龙时间:2025-05-29
改革网讯(通讯员:戚文龙)5月28日,S45宜长高速宜兴方向K42+100梅子岭隧道入口高边坡塌方应急处置演练在宜长管理中心调度指挥大厅拉开帷幕。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宁杭支队第三大队(以下简称“第三大队”)作为参演单位,全程高效协同“一路三方”开展实战化演练,充分展现了交通执法队伍在汛期灾害应急处置中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
快速响应,精准研判,筑牢防汛第一道防线
上午9时30分,宜长管理中心调度员通过视频巡查发现K42+100路段突发塌方险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第三大队值班人员接到指令后迅速集结执法车辆与执法人员赶赴现场。抵达后,执法人员严格按照四级应急响应要求,立即设置警示标志、封闭事故车道,并配合交警部门疏导滞留车辆,有效避免了二次事故的发生。
“接到通知后,我们仅用8分钟便完成首批执法力量布防,确保了现场交通秩序可控。”第三大队负责人介绍。此次演练中,第三大队执法人员充分发挥“前沿哨兵”作用,通过无人机巡航、便携式执法终端等设备实时回传现场数据,为后方指挥部决策提供了精准依据。
协同作战,科技赋能,打造高效救援样板
演练中,第三大队与无锡交警高速四大队、宜长养护大队、现代路桥等单位紧密配合,形成“信息共享、联合处置”的立体化救援网络。执法人员不仅参与现场警戒与交通管制,还协助养护部门勘察边坡稳定性,运用执法记录仪全程记录抢险过程,确保处置流程合法合规。
“我们重点演练了‘塌方体清理’‘坡脚防护’‘交通恢复’三大环节,通过模拟真实灾情,检验了跨部门协同作战能力。”演练中首次启用“智慧执法平台”远程调度功能,实现了指令下达、资源调配、进度跟踪的全链条可视化,大幅提升了应急响应效率。
总结复盘,查漏补缺,夯实汛期安全根基
演练结束后,第三大队立即组织参演人员召开总结会。针对演练中暴露的个别设备响应延迟、夜间应急处置照明不足等问题,大队长要求全员对照《宜长高速公路隧道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逐项制定整改措施,并计划在汛期前开展专项夜训,确保装备性能与人员技能“双达标”。
“此次演练既是实战练兵,更是安全预警。下一步将联合养护、交警等部门常态化开展“汛前体检”,加密高风险路段巡查频次,推动“一路三方”应急机制向“预测预防、快速反应、精准施策”转型升级,全力保障人民群众汛期出行安全。
结语
本次演练充分彰显了交通执法队伍在灾害面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责任意识。第三大队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持续强化实战能力,筑牢高速公路汛期安全屏障,为人民群众平安出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