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由才广 为制造强国“架梁立柱”

2018-07-26 14:20:41 来源:本网专稿 

“工人”变“匠人”

“蓝领”变“灰领”

随着制造业不断向“数字化生产”“智能制造”迈进,机器大幅度地替代人,制造业企业还需不需要技术工人?

LNG船是世界上最难建造的船舶之一,其材料是昂贵的殷瓦钢,厚度仅有0.7毫米,其焊接便是建造核心技术之一。“一条LNG船,殷瓦钢焊接长度总长达130公里,虽然90%是自动焊,但还有13公里特殊位置的焊缝,需要焊工手工完成,如果焊缝上出现哪怕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就有可能造成整船的天然气发生爆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董事长陈建良说。

沪东中华的造船人有这样一句生动的比喻,在薄如纸张的材料上焊接,好比焊枪在殷瓦钢上“绣花”。一条3米长的焊缝,走路只需要几秒钟,却需要殷瓦钢焊工全神贯注操作5个小时以上。

为人称道的是,沪东中华有三代大国工匠——张翼飞、秦毅、张东伟。“工匠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一定的环境造就。是企业培养了我们,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发展舞台。就像我师傅(张翼飞)当年获大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保证,会终身留在沪东中华,他也是这样做的,而且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对于企业营造的良好学习和工作环境,秦毅心存感激。

大型船舶是工业时代的“巨无霸”产品,不断升级换代的汽车也逐渐成为公路上的“钢铁侠”。14年前,高中毕业的吕义聪来到吉利汽车路桥公司工作,进厂后,他用心钻研,从一名普通装配工人成长为集团唯一一名“七星技师”,更是在去年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所谓的工匠精神,就是一种责任。经过你的手制造的产品就‘镌刻’上了你的名字,不能单纯地想着‘我把活干了、把钱赚到了’就好。”吕义聪说。

以美、日、德为代表的制造业强国之所以具有强大的产业竞争力,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拥有一支世界领先的高素质制造业人才队伍。如何能够填补上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缝隙,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我们不仅需要“蓝领”,更期待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灰领”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