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之变:从大国迈向强国

2018-07-13 14:20:13 来源:本网专稿 

创作之变

从单一到多元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原因,国产电影的创作发展基本上处于一种较为封闭的环境,除了与前苏联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有电影文化方面的合作交流之外,与西方其他国家基本上处于一种隔绝状态。环境的封闭直接导致电影创作者的思想观念较为守旧,艺术视野也较为狭窄;“不求艺术有功,但求政治无过”成为当时一种较普遍的创作心态。

此外,由于我国早期电影管理体制机制学习借鉴了前苏联的管理模式,电影创作生产具体体现了计划经济的特点。但长期的艺术创作实践证明,这样的体制机制存在着许多弊端,不利于电影创作生产的快速发展,急需进行改革。1979年10月,著名电影家夏衍在中国电影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明确提出,“现在我们要坚持改革不符合艺术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电影生产体制。”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直接影响和推动了电影行业的改革发展,广大电影工作者不断解放思想,努力转变社会观念和电影观念,创作个性的凸显和艺术创新的追求已不再是个别现象,电影创作力求与变革的时代同发展、共进步。许多电影创作者打破了各种清规戒律和条条框框的束缚,或努力通过影片或深入反思历史,探讨和总结历史教训;或勇敢面对时代和社会,表现和揭示现实改革中的阵痛与问题,努力反映人民大众的诉求与心声;或在电影语言和表现形式上大胆突破创新,使影片呈现出新的美学风貌和个性风格。于是,一方面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创作实践中得以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电影也不断向域外各国的电影学习借鉴,丰富拓展了艺术形式和表现技巧。

1988年,张艺谋的处女作《红高粱》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成为第一部获得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的华语电影;之后,他执导的《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又两度荣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而另一位著名导演陈凯歌执导的《霸王别姬》荣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中国电影人开始走上国际舞台。

新千年,随着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电影市场实现了更大程度的开发,国产电影也面临着与好莱坞大片的激烈竞争。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而电影也被明确地定义为“可经营的文化产业”。

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国产电影在受到好莱坞大片冲击的同时,电影工作者也在学习借鉴好莱坞的创作理念和制片模式,并通过大胆的创新尝试,国产大片应运而生。《英雄》《十面埋伏》《集结号》《唐山大地震》等一批不同题材和不同风格的国产大片相继问世,从而为国产大片的创作拍摄积累了经验。2017年上映的《战狼2》创造了56.83亿元的票房奇迹,成为最卖座的华语电影;而2018年春节档上映的《红海行动》也赢得了24.3亿元的票房,获得了口碑与票房的双赢。由此可见,国产大片不仅增强了国产电影的市场竞争力,而且也促进了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并进一步加快了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步伐。与此同时,诸如《疯狂的石头》《人在囧途》《失恋33天》《白日焰火》《推拿》《十八洞村》等一些中小成本投资的影片,也因其各具特色的艺术创新而赢得了多方好评。

综上所述,在改革开放的环境里,国产电影的创作生产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使国产电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汲取了多方面的营养,借鉴了多方面的经验,既经历了波折和低谷,也迎来了突破和繁荣。国产电影在不断的变革发展中日益强盛,在各方面都有了显著发展。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