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以信立企

2017-11-13 20:05:43 来源: 本网专稿 

       2016年,海信营收突破千亿元大关,站在大企业的巅峰行列。图为海信信息产业园。


“不为迎合形势,只为改革发展需要”

完善治理 引入战略投资者

海信大厦的对面就是大海,置身于大厦内,沿海城市独有的开放气息扑面而来。承载着百年制造业基因的青岛,改革开放以来,哺育了一大批像海尔、海信这样的世界级家电品牌,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家电之都”和“品牌之都”。

一边是青岛潜在的外向基因,一边是“国”字当头的内部属性;既要满足家电行业激烈竞争的创新需要,又要遵循国企财富和产权构成的规定——海信,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需求异常迫切。

事实上,在拥有众多举足轻重国企的山东,海信也是最早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企。2001年,青岛市政府批准以海信集团为主要发起人,联合周厚健等7名自然人,设立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海信集团公司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权激励的平台公司。

“除海信集团保留100%国有独资外,集团所属企业,包括后来成立的企业基本实现了混合所有制。”说起海信的混改史,集团副总裁汤业国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除了海信电器和科龙电器两家分别在沪、深、港三地上市的公司实现了社会资本参与,其他非上市子公司也都通过引进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外资资本的方式,实现合资合作。

2013年,为响应青岛市政府提出的“加快国有资本从部分传统竞争性领域退出”“深化市直大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引入战略合作者、国有资本减持、股权激励等方式,提升企业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海信集团公司将所持海信电子控股公司的国有法人股中的部分股份在产权交易所进行公开挂牌转让,转让价格为经审计评估的净资产。

汤业国回忆说,海信转让国有股的初衷是希望引入在产业链上对海信国际业务有帮助的民营资本战略合作者,因此,在受让条件中明确提出“意向受让方为从事国际物流服务业务的企业”。最终,上海海丰航运有限公司成功摘牌。

“很显然,这样一个混改的结果是双赢的。”汤业国解释说,引入海丰,对海信而言,一方面,优化了海信电子控股公司的产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实现了国有股东、民营战略投资者、经营层和骨干员工多方共同参与,使得重大事项决策过程更科学;另一方面,海信借用海丰在海外市场已搭建起的基础和软条件,减少了开拓海外市场的投入,规避了国际业务风险,加速了海信国际业务的拓展。而对海丰而言,也可以从海信稳健经营中收获投资回报。

在引入民营战略合作方面,海信还引入石基信息参股智能商用公司,共同拓展POS产业领域。

当然,海信的混改之路,并不仅限于民营资本参与其中。据介绍,深耕智能交通领域业务的海信网络科技公司,引进了青岛市崂山区的国有投资公司。“虽然投资不大,但也彰显了政府对发展交通事业的决心和信心。”汤业国说。

此外,海信还与日立空调系统公司合资设立海信日立,开拓海信商用中央空调市场;引入境外技术团队入资海信宽带公司,促进海信光通信产业迅猛发展……

“实际上,混合所有制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这就意味着,参与的非国有资本是可以进入、也可以退出的。以海信网络科技公司引进IBM为例,几年后,IBM的产业方向调整了,它又退了出去。这很正常。”在海信工作了20多年、亲历集团多次大刀阔斧改革的汤业国对混合所有制理解颇深。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这趟列车上,海信是先知先觉、提前上车的“探路者”,甚至早于政府倡导的探索国企改革近20年。汤业国坦言,海信混改并不是为了迎合某种形势,而是为了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混合所有制的主要意义,体现在一个公司的决策机制上。过去国有独资,难免会出现管理僵化、决策流程长、效率低等问题。如果能够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将产业界不同性质资本的不同声音吸收进来,就能够使企业决策更符合行业和市场的规律,提高企业决策的质量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投资和经营管理的效率。”

汤业国表示,今后海信还将继续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总的目的就是,优化决策机制,丰富产业资本的力量。”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