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南日报作者:袁宇时间:2025-07-04
原标题:民生实事稳推进,监督助推见实效,省人大常委会——
以高质量人大监督守护群众“稳稳的幸福”
打开水龙头,立即就能用上温暖的热水。近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在文昌市琼文中学看到,该校热水供应系统已基本建成,将于秋季学期为住校学生提供洗浴热水。
让寄宿学生在校洗上温暖的热水澡,是我省今年实施的一件民生实事。2025年,我省计划为不少于100所寄宿制中小学校的5000间宿舍提供热水洗浴供应,提高中小学生寄宿生活质量。
“项目开工当天就被同学们‘围观’。”琼文中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原先的热水系统仅能储存5立方米,对全校400多名住校学生来说十分紧张,“因此大家对项目抱有很大期待。”
寄宿制中小学校宿舍热水洗浴供应是我省2025年十项省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2025年过半,这些民生实事项目进度如何,群众十分关心。
为了推动项目早建成,群众早受益,省人大常委会根据2025年省级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实施任务和牵头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对口督办的监督机制,围绕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项目进度、资金管理、项目质量、项目效益等方面内容开展监督。
以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为例,该委负责人介绍,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大力推动省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与财政预算一体化系统的互联互通,在系统中对民生实事项目“勾热点”“打标识”,对项目预算安排下达及支出情况,实现精准识别、实时监控,“切实加强资金支出进度监督,向常委会领导和代表工委报送相关信息专报,反映项目资金执行情况。同时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函提醒,推动加快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及机关党组以“开门教育”为重要抓手,把人民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立足人大职能,省人大常委会重点做好立法、民生事项监督、代表议案建议办理等工作,切实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特别是结合履职过程中发现的攸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以整改整治为抓手,让人大代表和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人大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人大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比如,省人大常委会组建“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研究”课题调研组,践行开门“办实事”,深入基层调研,剖析存在问题,进一步优化完善省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
“项目能否按时投运?”“运行维护费用能否保障?”“对于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还有什么建议?”……在调研中,一个个问题直击核心,旨在推动民生实事项目成为可持续、利长久的民生好项目。
“这些项目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也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关键。”人大代表们表示,将认真履行代表监督职责,提出符合实际发展的建议和意见,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快推进、见成效。
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省人大常委会将以省委关注群众关切为着力点,深入开展监督,推动民生实事项目按时序要求高质量实施,用有温度的监督,守护群众“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