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海南首页 > 滚动图

定安:美食之城的破圈之路

来源:海南日报作者:李豌时间:2025-05-09

原标题:从“仙沟牛肉”到热带食品百亿产业集群,75载记录一城风味——

定安:美食之城的破圈之路

定安粽子与咖啡饮品。通讯员程守满摄

定安仙沟牛肉。通讯员程守满摄

在海口都市圈中有这样一座县城,它地处内陆,田园风光旖旎,拥有广袤的富硒土壤,也孕育着各类优质的食材以及农副产品。这就是“美食之城”定安。

时值海南日报创刊75周年,翻看这份报纸历年来关于定安的报道,一定离不开这里的“舌尖上的诱惑”。十余年来,《定安小吃名不虚传》《味蕾上的定安》《定安美食“吃下”百万元》《定安美食,吃的是千年文化,天地精华》《“味道定安”享誉神州》《千载悠悠文韵美食飘香定安》等一批关注定安美食的报道,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关注,也打开了定安美食的热度,让其不断“破圈”。

从田间地头的农产品、街头巷尾的饭店小吃,到延续16载的定安端午美食文化季品牌,再到以新型食品加工为三大特色产业之一的定安塔岭工业园逐步崛起,75年不间断的铅字里,书写了定安“美食之城”的变迁。铿锵有力的笔触也以不同的脉络与视角,持续描绘着定安美食的不同侧面。

陆上珍馐仙沟牛肉掀起美食热潮

每到周末、节假日,定安定城镇仙沟牛肉一条街都会迎来饕客们的喧嚣。一边是整齐的牛肉摊位,一边是一家家加工店,这里靠着现买现腌、可涮可煎的独特模式,始终对各地食客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从2015年至今,68岁的王大庆一直经营着老字号“第一家牛肉加工店”,他也是定安首批开办牛肉加工店的人。

“过去仙沟就是集中交易肉牛的地方,早期这里只有鲜牛肉铺,主要是杀牛,加工牛肉的很少,我们就想到开一家牛肉加工店,后来加工店越来越多,顾客也越来越多。”王大庆介绍,如今他的牛肉加工店在节假日一天能接待约40桌。顾客来自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其中,来自海口的最多。

在王大庆的记忆中,店铺早期的牛肉烹饪方式并非如今的“涮煎结合”,“刚开始只是打边炉,过了大半年我们才试着增加了煎肉。”王大庆说。这一说法可以在海南日报的报道中找到佐证。

其中,海南日报2018年7月4日A12版刊发《“海南厨房”成旅游新魅力》一文,文章在推介海南打边炉美食时,特别提到“仙沟牛市的繁华,极大地满足了一批吃货的味蕾。入夜,散客们来到牛市,现场屠好的牛肉现场卖。下锅的牛肉很快就由鲜肉的红变为褐色,牛肉不能煮太久,切成薄片的牛肉如果煮久了,会有柴质的口感。喜欢吃熟一点的游客,以20秒左右为佳,就可以出锅蘸着佐料大快朵颐了”。

2019年1月2日B08版的《来自仙沟的“跳舞牛肉”》一文则详细介绍了这一美食,并以“跳舞”来形容仙沟牛肉新鲜的特色。在这篇文章中,今天主流的边涮边煎“一锅两吃”的方式,还是部分门店的创新形式。

2019年9月26日B05版刊发的《首届定安牛肉风情文化节本月底举行》,则展现了“仙沟牛肉”这道美食成为推介定安美食、推动定安旅文发展的重要媒介。

如今,早已成为海南日报报道中“常客”的仙沟牛肉,仍在释放着独特的饮食魅力。定城镇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仙沟片区已有牛肉铺位24家,加工店76家。

“近年来,我们从全县层面,陆续推动成立仙沟牛协会,协调养殖户、加工销售经营户等不同主体,激发生产经营积极性;还成功推动‘仙沟牛肉’上榜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目前,我们正在推进打造‘仙沟牛’综合产业园,持续推动定安仙沟牛肉产业升级和品牌打造。”定安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仙沟墟牛交易市场已有百年历史,目前每日屠宰量可达60头,日供肉量5吨,实现产业年均产值2.4亿元。目前,定安全县拥有规模化的牛养殖场22家,2024年全县牛出栏2.4403万头,年产值达3.14亿元。

此外,定安还推动“信用+仙沟牛”应用场景落地,通过完善信用激励政策,助力仙沟牛企业与产业健康发展。

以仙沟牛肉为代表,作为海南的内陆县,定安的陆上珍馐数不胜数。翻开新编《定安县志》,可以看到专门介绍定安美食的有关内容,包括定安粽子、仙沟腌粉等几十种美食小吃。如今,肉质鲜嫩的定安鹅、处处飘香的定安黑猪,以及定安广袤富硒土地产出的大米、圣女果、豆角、芋头梗、萝卜、南瓜叶等瓜菜,更是备受市场青睐的农副产品。

此外,以定安黑猪为食材,定安黑猪骨汤、黑猪肉蛋黄粽、黑猪肉腊肠、黑猪腊肉,以及焖猪蹄都是声名在外的美食。近年来,定安县翰林镇还成立翰林镇焖猪蹄协会,持续助力定安黑猪品牌打造。更有外地创业者到此研发用定安黑猪打造的西班牙风味火腿产品。

“我们还支持乡村引进更多畜牧家禽类特色品种,陆续增加了鸸鹋、美国鹧鸪等特色品种。”定安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

美食盛宴16载打造省内知名美食节庆品牌

“试试,用这个椰丝粽蘸海南特色斑兰酱吃,能当甜品。”近日,定安县春阳酒店,2025第十六届海南(定安)端午美食文化季定安“百粽”品尝及推介活动现场,一位工作人员这样“招揽”食客。

加了水果、椰丝等制成的甜味粽,加了小米辣调味的辣味粽,加了各色海产品的海鲜粽,被斑兰汁浸泡烹制而成的斑兰粽,还有更符合现代人健康需求的五谷杂粮粽……在现场,除了经典的黑猪肉蛋黄粽,各种口味和各式包装尺寸的粽子产品琳琅满目,已经营造出了浓浓的端午节氛围。

“今年我们计划首次推出低盐低脂的健康粽,目前已经尝试调整原料和研制方法,并找到了能够平衡口感和健康的配方。”近日,定安县粽子协会会长王沸健对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介绍。

“百粽争艳”,来自企业和商户对定安粽子产业发展的信心。仅2024年,定安粽子一年销售突破4800万个,总产值达7.12亿元,占全省粽子产值约七成。

以定安粽子为主的美食为核心,第十六届海南(定安)端午美食文化季推出特色美食、琼剧演出、体育赛事、文化传承、消费促销等5大主题场景,打造多场全域联动活动,烹饪一桌持续两个半月的端午盛宴,正打开定安这座城市一年中最独特的时节之一。

然而,在2010年之前,定安粽子还未呈现出这样的盛况,常年销售量保持在30万个左右。16年间的巨变,离不开端午美食文化节(季)的持续开办。

2010年6月13日,首届海南定安端午美食文化节开幕。2010年6月13日、14日,海南日报连续两天在头版分别刊发《美景美食待宾朋——定安挖掘美食文化融入国际旅游岛建设纪实》《首届海南定安端午美食文化节开幕》,深度推介这一新的美食节日。当月,还开设“关注定安美食节”专栏,发布了一批活动报道。

2011年6月8日A06版《带旺定安旅游做强美食产业》一文中,则提到“去年,定安成功举办首届端午美食文化节后,肉粽销售量首次突破150万个,产值首次突破1000万元”。2016年8月25日A10版《每条旅游线路沿途都有特色农家乐》中再次提到,“2016年以来定安粽子销售再创新高,共售出1200万个粽子,销售额达1.8亿元,创历史新高”。

以定安粽子为切入点,16年来,这一定安特色节日活动持续带动当地全域美食和以琼剧为代表的丰富文化、旅游资源走出定安、走出海南,还成为定安招商的重要平台,并以省内知名美食品牌,深入人心。

小小的定安粽,不仅带动了整座城市的发展,还挖掘了产业发展的无限潜力。2021年3月31日海南日报A08版《定安幸福跑等你来报名》一文,首次记录下定安幸福跑这一瞄准主打10公里标准化跑步的特色体育活动。从这一年起,这一创新打造的跑步赛事成为定安端午美食文化节(季)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体旅融合的方式,为定安这座城市注入更多活力,带来更多的热度与流量。

“今年幸福跑启动报名后,仅24小时就报满了,共吸引4000余名跑步爱好者踊跃报名,其中约78.5%的选手来自县外,比例较往年持续增长。跑团PK赛还吸引了54支跑团队伍参与。”定安县旅文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幸福跑的五周年,相比往年,本次活动将现场回顾幸福跑的发展历程和精彩瞬间;官方训练营新增公益捡拾垃圾环节,通过“体育+公益+旅游”的形式,在赛事预热中倡导环保理念。此外,赛事前一天,5月10日晚,还将开展以“听见花开的声音”为主题的幸福跑草坪音乐会,为赛事增添更多文艺气质。

更多美食还在涌现。近年来,随着“乡咖”特色产业在定安的快速发展,一杯杯醇香的乡野咖啡饮品和本土特色点心,成为定安新晋“网红”美食。在定安16家各不相同的乡咖点位中,游客可以分别尝到本土冷泉咖啡、雷鸣花生拿铁、荔枝冰咖啡、香草咖啡等各类依托定安本地特色资源打造的咖啡饮品。第十六届定安端午美食文化季也将邀请自媒体达人来定安探店、旅游,品尝定安特色美食,体验定安静美的“乡咖”环境。

食品园区

创建热带食品加工百亿级产业集群

近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中,由定安县政府申报的定安椰乳入选区域公共品牌,成为该类目中唯一一个海南入选的区域公共品牌。这正是近年来在定安塔岭工业园快速成长的热带食品加工产业之一。

园区内获得快速发展的企业,不仅包含上市企业熊猫乳品、海南本土的南国品牌、在塔岭工业园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乐椰,还有逐步向椰乳转型的多家食品加工企业。

“目前,园区中与椰乳相关的企业一共14家,相关生产线约20条。以椰乳为代表,2023年、2024年,园区中的椰子加工业产值连续两年突破10亿元。”定安县塔岭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塔管会)有关负责人介绍。

走进定安塔岭工业园,还有更多类型的热带食品加工优质企业。例如,热带果蔬制品领域龙头企业海南达川食品有限公司、省内罗非鱼(海南鲷)加工龙头企业海南新台胜实业有限公司、省内南美白对虾加工龙头企业海南高远食品有限公司等,年产值超7亿元的“定安粽子”加工产业也在这里聚集。 

定安塔岭工业园自诞生起,其发展命运就与定安的美食文化息息相关。2016年5月26日海南日报A04版《“味道定安”享誉神州》一文提到,“为了让美食资源得到更深的挖掘,定安大力发展了绿色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不断延伸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目前,定安塔岭工业园区已经形成以高远、新台胜等企业为代表的海鲜干片、休闲食品、土特产品、特色农产品加工体系……除了新台胜,目前在定安塔岭工业园区已聚集了椰汁、槟榔、粽子等众多产品加工企业,每天都有大批特产从这里远销世界各地,进入国外的餐桌”。

2005年12月,农业部审定批准塔岭工业园区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时至今日,定安塔岭工业园的热带食品加工产业已经焕发出全新色彩。“2024年园区全年实现营收87.9亿元,同比增长25.20%;税收3.6亿元,同比增长31.87%。今年营收有望突破百亿元。”塔管会有关负责人说,2024年,园区获批全省唯一百亿级热带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近日,蜜雪集团旗下供应链总部基地也将在定安投产,为这一产业再添强劲动能。“这个项目达产后年营收可达30亿元以上,主要涉及咖啡、厚椰乳、燕麦乳等七大品类食品生产、仓储等业务。”塔管会有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该项目由蜜雪集团旗下茶饮原物料生产企业大咖国际食品(海南)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占地约288亩,将建成集高精研发、智能生产、国际贸易、智慧物流以及全球生产管理中心于一体的供应链总部基地,并计划申请“零碳工厂”和全球“灯塔工厂”双项国际认证。

此外,塔岭工业园中的标准厂房一期项目也即将投产,“近期,我们也在进行项目的收尾工作。投产后,还将对标园区新型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绿色建筑三大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地引进一批企业,食品加工企业也将是招商重点之一。”近日,项目承建方中交二航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一期工程包含标准厂房、仓库、科研中心、中试中心等共7栋单体建筑,可满足各类生产需求,方便企业布局生产线,目前中试中心、标准厂房已经通过竣工验收,“租用我们的厂房,企业可以‘拎包入驻’。”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