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理论

把握历史发展规律 顺应时代发展大势

□ 王博雄

以史为鉴,察往知来,于历史深处汲取智慧与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如何研究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作出具体指示,特别强调要“深入研究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并非抽象的臆断,而是切身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乃至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的每个章节。

顺应革命大势 点燃革命火种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和战争掠夺不断加深、内部矛盾持续激化,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则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道路的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下诞生成长。

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为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社会现状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对象,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顺应国家大势 奠定制度根基

20世纪中叶,中国共产党在广大人民拥护下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辉煌战果,成功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为迅速发展经济特别是集中发展大工业,改变中国积贫积弱、工业薄弱的落后局面,中国共产党毅然迈开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步伐,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采取逐步过渡方式分阶段地以较为和平的方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后续中国发展的辉煌成就奠定了制度根基。

历史发展规律在实践中探索,中国共产党同样在探索过程中经历曲折和失败,在总结经验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自身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顺应发展大势 开创改革新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如春雷乍响,实现了伟大历史转折。中国共产党以非凡的魄力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嘹亮号角,邓小平同志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提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大势所趋。邓小平同志把握历史关键节点,准确判断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使中国经济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经济特区建设,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四十余年的伟大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作出的应时决策,顺应了中国要发展要富强、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要改善要提高的历史大势,取得了人类历史罕见的发展奇迹。

引领复兴伟业 回答时代之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引领复兴伟业,扎实推进各项事业共同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维护国家安全成就斐然。这一系列历史性成就是党对时代之问的有力回答,推动党对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的认识不断深化,达到了历史新高度。

历史发展有其固有规律,时代潮流浩荡前行,规律如洋下潜流,大势似湖面起澜。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揭示了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方向,不断凝聚合力,创造时代潮流。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深化。继往开来,借古鉴今,新征程上,全党必须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历史自觉、发挥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信,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提高把握历史规律、洞察时代大势的能力。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07-18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72242.htm 1 把握历史发展规律 顺应时代发展大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