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3版:关注

成都市全国首创“技术调查官流动站”

改革要点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知识产权保护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面对知识产权案件中技术事实查明难题,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立足司法审判职能,全国首创“技术调查官流动站”工作机制。该机制旨在打破技术壁垒,通过引入专业技术力量,辅助法官精准查明案件事实,提升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质效,依法保障权利主体合法权益,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司法服务保障。

创新举措

(一)革新调查官供给来源

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托“成都法院技术调查官库”,持续充实技术调查官队伍,并与四川地区五所高校、科研院所达成合作,共建“成都法院技术调查官库”。首期筛选100名技术专家入库,专业领域覆盖机械制造、生物化学、交通运输等技术创新重点领域,并每两年更新,确保源源不断为审判工作输送多元专业人才。

(二)革新调查官选任方式

创新推行“驻点+选派”双选任模式。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合作,日常安排1~2名专利审查员在流动站驻点,轮换至成都知识产权法庭办公,法官能随时咨询技术问题,实现即时反馈、随案运转。针对复杂案件,则从技术调查官专家库中,依据案件专业方向精准抽选委派,做到靶向筛选、零秒反应。

(三)革新技术查明运转模式

梳理技术调查官参审事务27个节点,明确各节点运行标准,形成《技术调查官流动站工作手册》。通过流动站统管,将技术事实查明程序事务从审判团队完全剥离,实现“专人专岗、专事专办、审判查明、双线共行”,全面提升审判效率。

(四)革新技术查明管理流程

构建双技术调查官“两级校准”机制,针对复杂案件,同时启用两名同领域调查官独立出具事实查明意见,实现盲配校准。设立“以案设评、一案一评”考评体系,强化对技术调查官的监督管理,确保查明结果公正客观。

(五)革新全链管理智慧系统

搭建覆盖成都两级法院的信息化配套系统,以实体机制为基础,打造资源管理、案件信息、入库人员、查明流程全监控的智慧映射体系。同时,与知识产权行业共同体单位共享信息化接口,促进技术资源与信息数据在全市流通,提升技术查明工作的协同性与透明度。

突出成效

2024年,技术调查官流动站受理技术调查案件申请92件,调派技术调查官65人次,保障庭审38次,出具报告34份。技术调查官从指派到完成阅卷平均仅需3~4个工作日,较此前大幅缩短。该机制在大幅降低司法诉讼成本的同时,有效减少了因技术事实模糊无法获得司法救济的风险。

2025-07-09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72113.htm 1 成都市全国首创“技术调查官流动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