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资讯

葫芦岛市发展海洋渔业产业有新路径

□ 王芳凝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耕海牧渔,发展海洋经济大有可为、大有前途”。这为辽宁省葫芦岛市海洋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沿海城市,海洋渔业一直是葫芦岛重要产业之一。近年来,葫芦岛在发展海洋渔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推动这一传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葫芦岛市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葫芦岛海洋渔业发展现状

葫芦岛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拥有285公里海岸线,海域面积达3477平方公里,大小岛屿64个,沿海渔业乡镇20个、渔业村63个,渔业人口近6万人。2024年,全市渔业经济总产值103.8亿元,水产品总产量54.6万吨,海水产品产量53.9万吨,产值产量位居全省第三。形成了以大菱鲆、海参、贝类为代表的现代设施海洋渔业养殖格局。此外,葫芦岛还创建了5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近年来,葫芦岛市在海洋渔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产业规模小、链条短、现代化程度低、研发能力弱和管理模式滞后等问题。比如,在育种环节,当地种苗繁育以海参为主,产品单一,其他优质种苗主要靠外购;在饲料研发环节,缺乏针对本地养殖环境与品种特点的专用饲料,导致饲料转化率低、养殖成本高;在加工环节,侧重于初级加工,导致加工深度不够、附加值较低;在流通环节,冷链物流设施不完善,造成运输与销售过程中的数量与品质损耗较大;在产品销售环节,品牌意识薄弱,缺乏具有广泛影响力与知名度的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低。总体看来,整个产业链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缺乏竞争优势,严重制约其发展后劲。

加快葫芦岛海洋渔业发展的建议

重视科学谋划,做好顶层设计。一是在目前印发的《葫芦岛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葫芦岛市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实施意见》等有关政策规划基础上,进一步坚持“疏近用远、生态发展”“陆海接力、岸海联动”原则,编制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规划,在近海做“减法”,在中远海做“加法”,拓展深远海利用空间,促进海洋渔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产业布局,做到延链补链强链,规范整合提升现有的养殖产业,改变目前各自为战、粗放养殖、无序发展的状况,扩展海产品加工种类,增加产品附加值。三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升本市海洋产品的品牌价值。建立由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渔户、其他社会组织等组成的“多元协同治理”机制,引导全社会形成共同谋划、打造葫芦岛地域海洋产品品牌的合力。同时,对海洋渔业进行科学统筹管理,进一步提高“兴城多宝鱼”“葫芦岛螃蟹”“葫芦岛刺参”“葫芦岛对虾”等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占比,重点培育海洋渔业支柱产业,做强做大优势产业。

做好招大引强,促进转型升级。一是通过龙头企业的强大实力,形成带动发展与推广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集约式现代化养殖模式,促进葫芦岛市渔业转型升级。二是建立“链主”建链、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发展机制,通过龙头企业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拉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有力促进形成规模更大、种类更多、覆盖面更广、效益更好的特色海洋渔业产业链,建立渔业示范产业园,走出一条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园区为载体、项目为支撑的现代渔业发展新路子,推动海洋产业集群由分散布局向有序集聚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低端产业集聚向现代产业链群转变,由粗放发展向绿色集约发展转变,真正形成集聚优势和集群效能。

做好延链补链,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一是围绕名特优水产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在苗种培育、生态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线上线下销售、休闲渔业等方面构建全产业链模式,尤其是引进水产品精深加工和海洋生物企业,聚力打造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产业集群,推动牧场产品由简单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二是鼓励现有渔业大户抱团组建专业合作社并升级龙头企业,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聚力推进水产品加工业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积极开发预制菜、罐头制品、鱼糜制品等产品,增加水产功能食品、药品、化妆品、调味品、化工品等高值产品的比重,提升海洋养殖产业价值链。三是建设集生产、观光、垂钓、餐饮、娱乐、文化、科普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渔业综合体。打造海洋牧场+休闲旅游模式,大力发展海上采摘、休闲垂钓、渔家文化传承等活动,积极打造体验型渔业,推动海洋牧场与海洋旅游融合发展。

坚持高点定位,精准发力科技创新。一是加快高端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如深化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大型研究机构合作,推进中国科学院海洋牧场实验室、院士协同创新中心、中日水产品质量监测中心落地建设,持续依托大连海洋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科院、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院、辽宁省淡水科学院等院校资源,紧密结合葫芦岛市渔业发展需求,重点突破制约葫芦岛市海洋渔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构建创新平台,服务渔业生产。二是鼓励企业自主搭建产学研联盟,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研究院、科研示范基地,促进水产企业集群发展。三是进一步推进“带土移植”工作,加大“招才引智”力度,重点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和科技含量高、特别是产业链链主地位的现代化渔业企业,加快本市养殖、管理、加工模式和结构的转变提升。四是强化政府服务职能,积极推动构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各地区、各部门培育一批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和现代化管理人才。结合工作实际,组建产业链创新服务团队,健全水产食品科研、技术推广人才队伍,重点开展全产业链条的科技服务,为全产业链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

(作者单位:中共葫芦岛市委党校)

2025-07-07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72082.htm 1 葫芦岛市发展海洋渔业产业有新路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