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娜 刘永楠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高等教育领域变革,涉及专业课程教学资源与内容、教学策略与模式等维度。如何促进专业课程教学彻底实现变革,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成为现今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许多专业教学中都有着重要地位。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与思维能力,亟须改革大学数学教学。这要求大学必须更新教学理念与方法,将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为培养专业人才提供助力。
大学常见数学基础课程有高等数学、概率统计及线性代数等,涉及专业包括工商类、计算机类、农林科学类、医药生物学类等,但这些基础课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等问题。这要求大学数学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以提高数学基础课教学质量与效果。具体来看,信息化背景下,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策略主要如下。
强化信息化教学意识。以往大学数学基础课教学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即课堂上由教师进行知识讲解,学生主要通过课堂听讲及课后练习来掌握相关知识。为保障教学进度,教师统一安排课堂内容并统一进行课后讲解或辅导、考核评价,但数学知识对个人逻辑思维与能力要求较高,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落后于时代发展,很难满足全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适应信息化时代对人才培养素质的要求,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维,将学生看作教学主体,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与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并提升其独立思考与逻辑推理能力。为此,学校需要针对数学教师队伍展开信息化培训,通过培训改变教师对自身身份的认知,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推动其积极从事于数学基础课程教学信息化改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各种概念及相关知识的实践应用。
优化教学资源及内容。信息化时代,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的来源更加广泛,学生可从更多途径获取相关教学资源。学校可建设开发网络教学平台,在平台上传教学视频及相关资料,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帮助;在平台上展开线上答疑、课后测验等教学活动,及时解决学生学习难题,优化教学质量。基于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途径与服务,便于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展开学习。另外,学校可开发模块化数字数学教材,将MAT-LAB、Python等数学软件与课程讲解内容相结合,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如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一课程教学中,教师便可采用这一方法,让学生利用MATLAB软件对大规模随机投掷硬币事件中每一面出现概率进行仿真实验,通过实验数据与理论数据的对比,学生对概率这一概念及相关计算的理解必将更加深刻。
改革教学模式。信息化背景下,大学数学基础课教学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对于相对简单或者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课前线上自学的方式予以掌握;课中,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在线网络课程教学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理解掌握相关知识;课后,教师让学生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学习,同时以在线辅导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另外,教师还可开展远程在线教学,将整个教学过程全部迁移至线上,通过直播教学、在线讨论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这种教学模式更为简单,尤其适用于客座教授或特邀讲师不定期教学,对学生而言,只需简单点击便可享受专业领域内卓越专家或学者的教导,不仅学习门槛降低,而且学习效率与质量也大为改进。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便是为学生挑选合适、优质的在线学习资源,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状态进行引导、监督。如此,学生既能充分利用优质网络教学资源,也能锻炼自身自主能力与创新思维。如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由全国多所高校联合打造,网站上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涵盖各顶级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在大学数学基础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中应用十分广泛。
健全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体系是与教学模式相配套的重要机制,可反馈教师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效果,便于学校、教师及时反思及调整优化教学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及教学模式与方法等。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以期末考试、课后测验等书面形式为主,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与素质的评价。信息化背景下,大学数学基础课教学评价体系发生了重要变革,如对数学基础课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时,除了开展总结性终端评价,还可以在每节课后或在不同知识点讲解后设置测验环节,构建过程性评价机制;对学生实践能力、素质等进行全面评价;评价方式上,除线下测试外,学校还可采取在线评价、自我评价、同伴互评等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如此可有效降低评价工作难度并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最终通过合理分配权重完成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以便学校、教师真正掌握学生学习效果,发挥教学评价机制的真正作用。
总之,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变革,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教师可将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有机结合,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未来,各学校、教师仍应不断探索更优质、更科学的教学资源与方法,最大限度提升数学基础课教学效果,为国家、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数学人才,推动社会发展更加繁荣。
(作者王娜系沈阳工程学院理学院副教授;刘永楠系沈阳工程学院理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