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条

解码数字福建的“跃迁密码”

□ 武艳杰

□ 本报记者 丁南

四月的福州,闽江水暖,数字浪潮奔涌。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启幕,让这座承载“数字福建”基因的城市,再次成为聚焦数字变革的舞台。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一个AI书法机器人挥毫泼墨,笔尖落下“数智未来”四个大字,华为云生态沙盘勾勒出的智慧城市蓝图、科大讯飞呈现的方言翻译秀、中国联通的低空无人机表演,与人头攒动的观众构成了一幅科技与烟火气共生的图景。

今年是“数字福建”建设25周年,也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福建低空经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质生产力从“热度”走向“深度”。2024年,福建省数字经济规模达3.2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55%;全省行政审批“一张网”网上可办率超99.3%……跳动的数字背后,暗涌着福建从“破冰者”到“领跑者”的跃迁密码。

战略领航一以贯之的“数字蓝图”

多年来,福建省坚持把“数字福建”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持续推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推动“数字福建”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连续5次编制实施“数字福建”五年规划和20余份年度工作要点,是全国最早的也是唯一始终坚持这样做的省份。

历经25年迭代升级,福建已构建起全国独有的“五年规划+年度要点”政策体系。先后承担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省份、数字中国建设综合试点等一批重大国家试点任务,福建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验成果。全省信息化综合发展水平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如今,“点击鼠标看到全省数据”的愿景早已实现,新时代“数字福建”建设正在八闽大地深入推进。

目前,福建已有4个数据应用场景入选“国家数据局重点联系示范场景”,4个案例入选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集,“闽政通”入选全国首批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闽宁云”入选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应用优秀案例,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福建经验”。

近期,福建省正以《福建省加快推进数字化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为指引,以数字化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实现全方位、全要素、全链条转型升级。

基建筑基硬核支撑的“数字动脉”

位于福州市滨海新区的“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3400P算力正昼夜不息地运转,以每秒百亿次的速度处理海量数据。这座入选国家新型数据中心典型案例的“数字心脏”,折射出福建基建的硬核突破。

作为全国首批公共数据开发利用试点省,福建首创公共数据分级开发模式,开创了持续安全合规面向社会供给公共数据的先河。依托省市两级公共数据汇聚共享平台,接入全省2000余个政务信息系统、汇聚1800多亿条有效数据,基本实现全省政务信息系统“应接尽接”和全省公共数据“应汇尽汇”;平台日均批量交换数据1.5亿多条,有效支撑各地各部门800多个应用场景。

目前,福建已建成5G基站14.5万个,实现行政村5G全覆盖,6座城市跻身国家“千兆城市”行列。这张看不见的“算力网”,正在改写传统产业的发展轨迹。

当数字基因注入产业肌理,泉州晋江浔兴集团的“黑灯工厂”里,AGV机器人以毫米级精度穿梭运送配件,视觉检测系统以每秒200帧的速度捕捉瑕疵;在宁德时代全球灯塔工厂,机械臂划出的弧线每天精准组装超10万组动力电池,AI质量检测系统正以每分钟600个电池的速度完成瑕疵识别……

数字基建的触角更向着山海延伸:福建建成全国首个“5G智慧茶园”,通过土壤湿度、光照等传感器优化茶叶生长环境,提升采收效率;依托“海联网”工程,渔民在渔排上通过智能终端完成大黄鱼交易,并借助高通量卫星实时获取东海渔场数据……

据了解,自2023年福建省出台《“智赋福建”行动方案》以来,全省已有超600家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生态赋能触手可及的“数字温度”

清晨,独居老人的智能水表自动触发“云端守护”,社区网格员30分钟内叩响家门;就医时,患者可实时调阅全省255家二级以上医院的检查报告;企业主仅需15分钟就能在线完成开办全流程,26份材料实现“指尖零提交”——这些流淌着数字温度的场景,正重构着福建百姓的生活图景。

民生暖意的背后,是刀刃向内的政务革命。福建将需多部门办理的“单个事项”集成为企业和群众视角的“一件事”,对接打通了70个省级业务部门、85套业务系统,集成22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一次办结”。

手机里,“闽政通”政务服务平台“包揽”居民生活大小事,数字政务也从以前的“跑断腿”到如今的“指尖办”。目前,新版“闽政通”已上线国家部署和福建省特色共计25件“高效办成一件事”。“闽执法”平台接入省、市、县、乡四级4000余个执法主体,“综合查一次”等联合执法服务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显温度。

虚实交融的数字体验正渗透市井街巷:在三坊七巷的AR展馆里,林则徐正用福州话讲述虎门销烟。数字峰会展馆内医疗专区,手术机器人完成了一场“远程削面”表演;在科大讯飞展台,一位台胞对着双屏翻译机说“七溜八溜,不离福州”,设备秒译英、日、西等85种语言……

数字技术的触角延伸至城市的毛细血管。福州4500公里供水管网在数字孪生系统中实时跳动,AI精准定位漏损点,漏损率降低15%,节约水量超2.85亿吨;莆田木兰溪流域构建起“5G+大数据+AI”治水神经网络,水质优良率达95%以上;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智慧云图”全天候守护98%珍稀物种的生命轨迹……

数字沃土正释放强劲磁吸效应。本届峰会福建省共签约对接数字经济项目455个,同比增长8%;总投资2280亿元,同比增长12%。前七届峰会累计促成数字经济项目超3000个,总投资超1.8万亿元。

潮起东南,数领未来。当《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4年)》等10余项重磅文件在峰会发布,福建以制度创新释放要素活力、以基建跃迁夯实发展根基、以数字温度重构民生福祉的实践,正为数字文明提供东方注解。

2025-05-09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71392.htm 1 解码数字福建的“跃迁密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