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华
在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校园里,总能看到一位步履匆匆却始终面带微笑的老师。他时而穿梭于琴房指导学生的指法,时而伏案整理教研材料,偶尔还会在校园晚会的舞台上即兴弹奏一曲。他,就是学生们口中“最会教流行乐”的吴锦老师,也是音乐教研组副组长。
创新教学,让音乐“活”起来。“音乐不是公式,而是情感的表达。”谈起教学,吴锦的眼中闪烁着热情。面对“Z世代”学生群体,他独创了一套融合传统与潮流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他会用周杰伦的《青花瓷》讲解中国五声调式,借泰勒·斯威夫特的旋律分析和弦走向。“学生喜欢流行音乐,我就从这里切入,让他们发现乐理并不枯燥。”
为了打破理论教学的“次元壁”,他还将手机App引入课堂。学生们通过“模拟钢琴”“节奏大师”等应用边玩边学,原本抽象的乐理知识变得触手可及。“吴老师的课像通关游戏,不知不觉就记住了知识点。”学生杨珑玲笑着说。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对实践的重视。每节课前10分钟的“技能展示”环节,成为学生挑战自我的舞台。从最初的紧张到如今的从容,学生们在一次次登台中积累自信。吴锦指导的学生屡获佳绩,比如绵阳市校园歌手大赛冠军、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印证了“学以致用”的成效。
双校区管理,用责任搭建音乐桥梁。2023年9月,吴锦被任命为音乐教研组副组长,分管江油东校区的教研工作。面对跨校区管理的挑战,他笑称自己是“音乐调度员”:排课、策划活动、组织教研会议、审核考试内容……每一项工作都需细致统筹。“两个校区虽隔百里,但教学标准不能有分毫偏差。”
他带领团队策划的“儿歌弹唱比赛”“视唱擂台”等活动,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窗口;每月一次的教研会上,他与绵阳校区的同事远程协作,共享教学资源。“吴组长总能找到创新点,比如把传统儿歌改编成爵士版,带领幼教的孩子们学得特别带劲!”同事王老师评价道。
从助教到讲师,以热爱浇灌教育之花。自2011年踏入四川幼专至今,吴锦从青涩的助教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骨干教师。14年间,他发表《论中职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路径》等5篇学术论文,参研省级课题,出版专著《音乐教学与表演艺术研究》,并多次获评“优秀指导老师”“招生先进个人”。
荣誉背后,是吴锦对教育初心的坚守。2019年,他赴九寨沟县开展音乐教师培训,为38名骨干教师带去前沿教学理念。“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享受优质音乐教育,我做的一切都值得。”
谈及此次申报讲师职称,吴锦坦言:“职称是认可,更是鞭策。我的目标始终是让学生爱上音乐,让音乐成为他们人生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