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条

放宽准入激发活力

□ 本报评论员 田新元

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发布了。经过四次修订,清单内的事项数量已由2018年版的151项缩减至目前的106项,缩减比例约30%。这意味着,一大批行业准入限制得以放宽,门槛降低,各类经营主体有机会进入这些领域,必将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外部冲击对我国经济平稳运行造成一定压力,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通过压减负面清单,降低准入门槛,将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市场准入政策的放宽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和国际投资,为我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

市场准入作为经济活动的首道关卡,其限制程度直接关乎市场活力的释放。降低准入门槛,放宽市场准入,“吹皱一池春水”,将带来多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首先,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放宽市场准入,降低了创业门槛和成本,鼓励了创新和创业,使经营主体能够进入更多领域,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拓市场。例如,一些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和科技初创公司,在较为宽松的市场准入环境下,能够更容易地获得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从而快速发展壮大,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其次,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更多经营主体的进入,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新产品、新业态、新服务等也将不断涌现。新兴行业和中小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能够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加速成长。在越来越繁荣的市场,消费者将有更多选择机会。

再次,放宽市场准入还将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助力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多经营主体的参与可以促进市场竞争,促使企业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吸引消费者从而占领更大市场。这种良性竞争将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从而推动整个市场的发展和进步。

值得注意的是,新版清单在降低门槛的同时,依法规范重点领域准入,兜牢安全底线,体现了“该减的坚决减,该增的合理增”的原则。比如,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核发”纳入清单。前不久,广东、安徽两家公司同时收到了由中国民航局颁发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这是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意味着中国低空飞行开启“载人时代”。首批OC的颁发,确认了载人类无人驾驶航空器符合安全标准和运营要求,将为低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放宽市场准入并不意味着对市场的放任自流。在降低门槛的同时,也需要加强监管,确保市场公平竞争,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通过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保障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此外,还需要加强服务,“让服务跑在监管前,寓服务于监管中”,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我们期待,在放宽市场准入的同时,能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服务,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希望广大企业和创业者能够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开辟新领域,投身市场竞争,共同推动我国经济迈向新的发展阶段。通过政策推动,放宽市场准入,降低进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我国经济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5-04-25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71267.htm 1 放宽准入激发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