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吉安创新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试点

万安县创新“VEP+生态渔”贷助力绿色产业发展吉安市发展改革委供图

□ 周 宏 黄 斌

江西省吉安市通过创新实施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VEP)试点,成功破解生态资源“度量难、确权难、定价难、抵押难”四大难题,累计实现生态产品融资授信2.63亿元,探索出具有示范意义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机制。

在江西省率先构建的“全要素调查—系统化确权—科学化评估—市场化融资”工作体系中,吉安市创新运用遥感影像解译、普查清查、监测评估等手段,对林业碳汇、水、湿地、公园绿地、沙滩岸线、矿山和废弃矿山等六大类自然资源,文化古村落、绿色资源、工业遗址、绿色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旅资源,排污权、碳排放权和用水权等生态环境权益,承包权、经营权等农业资源及地域品牌进行摸底调查,梳理汇总全民所有、集体及个人所有生态资源522万宗,形成“地上地下”“有形无形”十三大类30小类生态资源资产“一张图”,完成全省首个市级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生态资源数字化管理奠定基础。

确权登记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235个自然资源登记单元通过市级联审,183个单元完成确权登记,登簿比例达67%,居全省前列。

在价值评估环节,吉安市构建起包含物质供给、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三大类13项指标的核算体系。试点区域涌现多个创新案例:钓源古村通过量化评估古建筑群、生态景观价值获评18.94亿元;万安县运用市场价值法对渔业资源精准定价5201万元;蒋沙渔村创新“生态+文旅”复合核算模型,实现5937万元生态价值显化。

在金融创新方面,吉安市打造出“VEP+”系列融资产品矩阵。万安县1.6亿元“生态渔贷”、吉州区8000万元“古村贷”、永新县800万元“生态文旅贷”等创新产品相继落地,形成“核算—评估—质押—融资”完整闭环。特别推出的“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水权+节水贷”等全省首单产品,为绿色金融改革提供新样本。

据介绍,试点工作已建立“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市场化机制,下一步将在全省推广“吉安经验”,重点探索生态权益交易、生态产业开发等新模式,为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可复制样本。

2025-04-20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71196.htm 1 吉安创新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试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