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婷婷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加强党建引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构建党建引领与企业治理“双向奔赴”新格局,助力民营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强调在聚力市场化经营的同时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为此,要紧扣党建引领与企业治理两大中心任务,构建“班子双向进入、考核双向联动、人才双向培养、文化双向提升、制度双向创新”的“双向奔赴”新格局。班子双向进入,要构建契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党组织领导体系,持续深入推行党组织领导班子和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考核双向联动,以党委扩大会议、管理层和党组织联席会议等为纽带,统筹开展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科学设置关键经营业绩、发挥主体作用、民主测评等考核指标,化党建工作“软指标”为经营业绩“硬指标”。人才双向培养,要精准发力、优中选优,把党员培养成企业骨干,把企业骨干培养成党员,推动党员骨干成长为企业的“顶梁柱”“压舱石”。文化双向提升,要挖掘提炼企业文化中与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相契合的文化因子,不断推进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制度双向创新,要推动民营企业将党的领导写入公司章程,优化民营企业中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讨论前置”等决策机制,切实推进民营企业现代治理。
党建搭桥,立足党内法规与“三个区分开来”,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破障清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要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围绕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积极探索实践,成果喜人、成绩显著。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必须看到,部分地方政府“有形之手”伸过边界,导致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管理与服务脱节,搁置回应民营企业正当诉求;“以清代亲”“清而未亲”等现象仍然存在。破解上述困境,应当从“亲”“清”与政府、市场两对辩证关系入手。一方面,立足《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相关党内法规,科学界定政府与市场的权力边界,建立健全亲清政商关系监督机制。遵循企业生命周期规律,实时更新政商交往正负清单制度,厘清交往边界、划定交往红线,从政府与企业两类主体的源头铲除以权谋私的温床,斩断利益输送的链条。另一方面,立足“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健全容错机制。重点细化容错免责具体情形,着力破除政商交往“宁可清,不愿亲”的思想壁垒,让党员干部在服务企业时大胆干,让民营企业在发展经济中奋力闯,共同构建“寓亲于清”“清上加亲”的亲清政商关系。
“三链并进”锻强党建链,引领产业链攀高向新。党建链赋能产业链是近年来企业党建的新命题,未来,应当进一步锻强党建链,深入推进强链、补链、延链。强链,增强党建链的聚合效力。制定全面推进产业链党建工作方案,成立产业链党建联盟,设立产业链党委,吸纳行业协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组成“红色链结点”,聚焦解决企业聚集不聚合、产业共存不共联等问题。补链,丰富党建链的基本类型与组建形式。针对产业链不同实际,探索创设职能部门牵引、龙头企业带动、属地党委整合、行业协会串联等基本类型,采用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政企联建、群团促建等多种组建形式,聚焦解决企业大小不一、能级不同等问题。延链,提升党建链的服务精度。产业链党委要瞄准链上企业需求,以“一链一企一策”为目标导向,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提供“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等相应政策支持,会同“红色链结点”提供资源、项目等技术支持。
集聚属地党委优势资源,锐意打造“组织建设指导+服务精准下沉+物理空间创设”三维党建融合体,砥砺护航营商环境向优向好健康发展。营商环境就像空气,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基础。属地党委要充分发挥“近水解近渴”的地缘优势,擘画营商环境新蓝图。一是个性化指导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地方党委要统筹区域内高等院校、党校系统、智库等各方力量,联合建立民营企业党建研究中心,爬梳剔抉初创企业、成长型企业、成熟企业、上市企业,分批分类制定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标准与细则,指导民营企业搭建全域覆盖的党组织横向架构,确保“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扎根企业的“神经末梢”。二是扎实推动基层党组织服务精准下沉,要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着力增强基层党员干部为企服务的预见性与针对性,聚焦沿街商铺、主题商业街、青年创业街等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一线阵地,发动身边的党员组建“身边的党支部”,以“陪伴者”的姿态,找准吃透企业第一需求,创新开展政策普及、产品宣介、经验交流、资源引荐等一系列旨在帮助中小微企业茁壮成长的党员服务活动。三是积极创设多元化的物理空间,在大型商业综合体内建立楼宇联合党委,由街道党工委牵头,成立集街道职能部门、市场监管、公安、楼宇产权方、物业管理方、楼宇入驻企业代表等于一体的“联合楼委会”,创建小微企业之家、专精特新服务E站、营商环境会客厅等政企直通平台,实现楼事楼议、楼事楼管、楼事楼办。
党建强则企业强,党建兴则发展兴。发展民营经济,应当充分发挥党建“红色引擎”的政治引领与组织凝聚作用,全面激活民营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谱写民营经济向“新”而行、向“高”攀登新篇章。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博士在读、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店埠镇人民政府基层党建办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