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关注

党建聚力引活水产业生金富乡邻

——记山东省潍坊市发展改革委派驻青州市邵庄镇小郇村第一书记刘冰

□ 张锡军

□ 本报记者 高杨

2023年10月,山东省潍坊市发展改革委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组织开展包村联户和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的部署,选派刘冰到青州市邵庄镇小郇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年多来,刘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发展改革委党组要求积极开展包村联户工作,努力当好“第一书记”,推动派驻村强化党建引领、实现产业破题,为全村民生提质、振兴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党建领航,锻造乡村振兴“主心骨”。走进广固城联合党委党群服务中心,崭新的桌椅、办公设备映入眼帘,党员们正围坐在会议桌前学习最新政策文件。“以前开会连张像样的桌子都没有,现在有了这‘红色阵地’,大伙儿干劲更足了!”一名老党员感慨道。据介绍,邵庄镇积极探索跨村联建,由小郇村作为中心村组建了广固城联合党委。为筑牢阵地,刘冰多方奔走,协调资金38万元修缮11间党建场所,争取市发展改革委帮扶资金7.4万元,为这些场所配备空调、电脑、投影仪等“硬核装备”,打造出集服务、议事、调解于一体的“红色综合体”。党建的春风更是吹进了家家户户,自驻村以来,刘冰利用每月主题党日的党课宣讲、政策学习活动,把“文件话”转成“家常话”,将党的创新理论和惠农政策送到田间地头;组织村“两委”成员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开阔发展视野;注重培养后备力量,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带领党员志愿服务队走街串巷、入户调研,了解村民的“急难愁盼”。通过强思想、提能力、育人才,村党支部凝聚力显著增强,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坚强堡垒。

产业破题,奏响强村富民“振兴曲”。在小郇村东头的温室大棚前,村民正在给大棚里翠绿的西瓜藤“梳妆打扮”。刚从大棚出来的技术员何洪顺边擦汗边笑着说:“这冰糖籽西瓜脆得像冰糖、甜得赛蜂蜜,很快就能摘上啦!”瞄准区位优势,刘冰招引小郇村沐青农业项目投资180万元建起水果采摘园,解决15名村民就业岗位;在大郇村的青州市中旭花卉产业基地里,上万盆花卉、绿植通过电商“飞”往全国各地,以上产业项目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产业振兴的“密码”都藏在细节里:在刘冰的带领下,修整村内道路2650平方米,拓宽的7米出村路让运输车畅通无阻,村南新建200千瓦变压器让160亩耕地告别“用电荒”,村东北新修1350米生产路铺就“致富快车道”。当8亩撂荒地重现麦浪,当5处垃圾亭取代了乱堆的柴草,昔日的“薄弱村”如今大棚林立、路网纵横,乡村振兴的“产业版图”愈发清晰。

民生提质,绘就幸福生活“新画卷”。村里家庭困难的10岁双胞胎姐妹小雨、小雪欢喜地来到她们的“希望小屋”内,看着崭新的家具和书桌激动地说,“以前写作业要趴在灶台上,现在我们有自己的书桌啦!”“那个村口院墙终于拆了,要命的S弯变直了,闭着眼我都能开过去!”走在村北改造后的路口,卡车司机老郇再不用提心吊胆。这样的暖心故事在小郇村已成常态。驻村期间,刘冰认真走访调研,解决一件件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37户困难家庭收到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京剧团的锣鼓声在修缮一新的文体广场连响3天,8件健身器材上跃动着孩子们欢快的身影,14425平方米硬化道路贯通村落,垃圾亭、机井让村庄“颜值”“内涵”双提升。更深刻的变化在制度中生长:阳光议事日里,村民盯着“四议两公开”公示栏仔细核对;村民盯着新上墙的“好婆婆”“好媳妇”羡慕不已;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展板上,“垃圾分类”“孝老爱亲”条款被描得鲜红醒目,通过刘冰推出的制度上墙活动,村庄营造出更加良好的文明风气。

从党建引领到产业兴旺,从治理提升到民生改善,刘冰实干为民,以点带面谱写出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让小郇村及广固城新村的党旗更红、产业更兴、民心更暖。

2025-04-13 ——记山东省潍坊市发展改革委派驻青州市邵庄镇小郇村第一书记刘冰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71104.htm 1 党建聚力引活水产业生金富乡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