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关注

建设更好潍坊 在改革沃土上谱写发展新篇章

“亲清发改会客厅”里搭起助企纾困平台 潍坊市发展改革委供图

□ 崔竹泰 邱磊

□ 本报记者 尹明波

山东省潍坊市,一座富有改革传统和基因的城市,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点赞“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享有如此改革盛誉,在全国地级城市中或是仅有,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始终在传承和弘扬改革精神,谱写发展新篇章。2024年,潍坊市聚力“一七五一”思路目标和任务举措,比拼经济主战场、打好发展攻坚战,全力以赴稳增长、抓项目、促发展、惠民生,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深化,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底色加快厚植,更好潍坊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2024年,潍坊市坚定落实国家、山东省助企惠企政策,年初印发‘开门红31条’,接续出台‘稳增长76条’等政策措施,推动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加密经济运行调度监测,对各县市区‘精准画像’‘会诊开方’,推动全市经济高开稳走、稳健向好、进中提质。”潍坊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鹿尧介绍,2024年16项主要经济指标中,13项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项居全省前6位,地区生产总值迈上8200亿元台阶、同比增长5.9%,增速列全省6个经济总量过5000亿元城市第2位。潍坊,再次交出闪亮新答卷。

经济发展“稳、进、好”

2024年,潍坊市注重固强补弱、精准发力,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稳”“进”“好”态势既鼓舞人心、又催人奋进,发展改革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交出了一份靓丽成绩单。

且看一组数据:民间投资项目数量占2024年度省市县重点项目比重97%;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8%、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全年实施省市县重点项目1527个、居全省第1位,新投产项目318个、新增产值727.6亿元,分居全省第2位、第1位;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实现新突破,3个集群、6家企业入选全省首批“支柱型”雁阵集群和“头雁”企业,累计培育省级“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17个、集群领军企业25家,储能产业实现项目投资、产值“两个翻番”;72项重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缴纳模式改革入围全市“10件民生实事”,“更好潍坊·亲清发改会客厅”举办7期活动、答复解决46家企业各类问题73个,服务2700余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千企万户大走访”企业20余万家、纳入推荐清单企业7853家……

“稳”,经济运行持续稳固。经济总量稳步攀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03.2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在全国百强城市中,经济体量列第36位,与第34位的昆明市、第35位的石家庄市相比,差距进一步缩小,为进位争先夯实了基础,山东第4个万亿城市呼之欲出。三次产业协同发力,占比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产增加值700.8亿元、增长4.1%,增速较为稳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58.7亿元,同比增长4.4%,总量和增速分列全省第1位、第2位;二产增加值3474.3亿元,增长6.3%,形成持续正向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三产增加值4028.1亿元,增长5.8%,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全国0.4个、0.8个百分点,是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财政收支增速平稳。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9.6亿元,同比增长1.8%、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民生支出占比82.3%,较上年提升1.6个百分点,连续9年超80%。

“进”,增长动能更加强劲。项目建设提速增效。1527个省市县重点项目支撑有力,提前1个月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8.7%,占全部投资比重达54.1%;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4.8%,占比82.6%、居全省首位;高技术产业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1.7%、14.6%,高于全部投资增速。消费拉动不断增强。争取中央和省以旧换新资金11.9亿元,开展促消费活动216场,拉动消费超102亿元,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二手车零售额分别增长30%、46.7%,1级和2级能效家电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增长9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7%,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对外贸易固稳提质。建成海外仓74个,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495家、总量达到6701家。全市进出口实现3582.7亿元、总量居全省第3位,同比增长5.2%、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新兴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RCEP成员国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1.4%、8.4%,占全市进出口比重提升到57.7%和42.8%。

“好”,各项指标向上向好。粮食生产再上新高。连续4年实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34万亩,粮食总产90.34亿斤,粮食单产436.9公斤/亩,均呈增长态势。工业增长面广势好。37个工业行业中,32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86.5%,较2023年提高29.7个百分点;占比超30%的装备工业逆势上扬,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3%。居民收入均衡增长。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3760元,同比增长5.6%,居全省第6位,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12元、增长6.4%,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1.841,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据介绍,潍坊市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加强科学研判、靠前发力,落实好全省首批政策清单、全市“开门红72条”等政策措施,全力稳增长、增后劲、提质效,助力巩固全市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发展势头,努力实现2025年发展目标。

打好重点项目建设“攻坚战”

潍坊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工作。出于稳增长考量和高质量发展需求,2024年,潍坊市将项目建设纳入了“五大攻坚战”之一,在推动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达效方面积累了不少典型经验做法。鹿尧认为,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具有扩大需求和优化供给的双重作用,从短期看,项目建设能够拉动有效投资,形成实物工作量,稳定上游行业生产和重点群体就业;从长期看,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出,项目决定产品、产品决定供给,进而引领与创造需求,投资的供给侧改革是经济结构改革的“先手棋”。“2025年,潍坊市将进一步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夯实发展支撑。”鹿尧说。

高位统筹、部署推动。超前部署重点项目储备工作,组织开展项目谋划“千人培训”活动,聚焦产业转型、新质生产力培育、重大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深入挖掘、释放潜力,省市县重点项目、省级重点项目数量均居全省前列,为全年稳增长、扩投资夯实了基础。在2024年初召开的全市工作动员大会上,潍坊市印发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2024年市级重点项目清单。值得一提的是,潍坊市推行市级领导带头帮包项目机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调度部署,项目建设进度在市政府综合办公大楼实时公示,营造了比拼项目的浓厚氛围。

精细管理、强力推进。把握项目建设关键节点、工作节奏,一季度抓开工、上半年提进度、三季度促投产、四季度强储备,构建接续推进工作格局。2024年,潍坊市接续举办春秋两季重大项目现场推进会、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观摩等活动,逐月分解项目投资计划、工作任务,实施台账化管理,按月调度、挂牌亮榜,推动项目建设始终领先序时进度,1527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03.6%,竣工投产项目、新增产值连续位居全省前列。早在2024年10月份,潍坊市就超前启动项目筛选,2025年度省市县重点项目数量、总投资、年度计划投资均高于去年水平。

部门联动、精准保障。潍坊市发展改革委联合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财政、人民银行等要素服务部门,清单化保障重点项目要素需求,精准匹配、靠前服务,真正为“好刀”配上“好鞘”。2024年以来,累计保障461个省市县重点项目用地2.2万亩,帮助37个项目获省级能评批复、能耗等价值189.4万吨标煤,为1240个项目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开展“项目为王金融赋能”活动,组织各金融机构累计向663个项目发放贷款602.3亿元、授信3247.6亿元。潍坊市发展改革委建立“亲清发改会客厅”,拓宽项目建设问题疏解渠道,征解项目用地、用能、审批等各类问题,通过精准打通堵点,全市项目投资率、竣工率、纳统率均实现明显提升。

据悉,2025年潍坊市将实施省市县重点项目1530个、数量继续保持全省第1位,入选省级重点项目145个、居全省第2位,全市项目建设延续保持了储备足、质效高、推进快的良好态势。

全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2024年,诸城、高密、滨海入选全省首批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县,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00万千瓦、较“十三五”末实现翻番,居全省第2位,潍坊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再迈新台阶。2025年,潍坊市将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力争能源领域投资达到200亿元以上,新增新能源装机20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发电量达到200亿千瓦时以上,新建公共充电桩2000台以上,储能规模达到100万千瓦以上。

加力提速增加清洁能源供给。建立能源项目调度制度,定期组织“亲清发改会客厅”,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推动国家第三批大型风光基地、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省第二批陆上风电及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试点等项目建设,全年建成并网20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装机达到1500万千瓦以上,占全部电力装机比例提高到70%以上。加快海化源网荷储项目进度,谋划推动一批绿电直联、绿电交易、虚拟电厂、分布式自发自用等项目,争取纳入省级试点。

加力提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以电力、热力稳定接续供应为前提,按照“先立后破”的原则,有序实施30万千瓦以下抽凝发电机组关停并转,分类推进现役煤电机组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力争年内30万千瓦以下抽凝机组、达到退役条件的背压机组基本替代退出。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替代,统筹推进生物质能、光热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多元化发展,有序推进诸城、寿光、安丘、临朐、昌乐等建成一批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

加力提速打造坚强智慧电网。加大电网投资力度,2025年建设220-35千伏工程40项,220-35千伏线路807公里,变电容量421万千伏安,进一步提升电力网架支撑能力。500千伏弥河站于2025年3月建成投运,渔盐站、峡山站加快开展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尽快建成并网,提升新能源电力送出和消纳能力。统筹推进1个国家级、16个省级储能示范项目建设,全市储能电站装机规模达到100万千瓦以上。

加力提速节能降碳。扎实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快建立行业碳管控、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制度机制,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市场建设,推动绿色零碳园区建设。聘请专业机构对高耗能行业开展节能诊断,“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提出节能方案,推动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工程。严控新上“两高”项目,落实新上“两高”项目窗口指导、提级审批和产能、能耗、煤耗、污染物、碳排放“五个减量或等量替代”。多措并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确保完成“十四五”单位能耗下降任务目标。

聚力“十四五”圆满收官

2024年12月30日召开的潍坊市委十三届八次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5年全市经济工作的11项任务,即突出工业支撑、突出提振消费、突出创新驱动、突出项目攻坚、突出机制创新、突出外资外贸、突出融合发展、突出重点区域、突出绿色转型、突出就业优先、突出风险防控,强调要聚焦关键、精准发力,以重点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跃升。鹿尧直言,潍坊市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市委“一七五一”思路目标和决策部署,围绕“十一个新跃升”,充分发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参谋部”、项目建设“作战部”、企业发展“服务部”、民生事业“保障部”作用,全力稳增长、促发展、防风险、惠民生,聚力“十四五”圆满收官,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稳增长、谋发展,当好经济社会发展“参谋部”。全力稳定经济运行,落实全省首批政策清单、全市“开门红72条”等政策措施,推动惠企政策线上覆盖、免申即享、快申快享,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加密经济运行监测,实施服务业增量提质“十百千”工程,固强补弱、做足“有米之炊”,推动全市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加快向“万亿之城”迈进。同时,谋深谋实“十五五”发展,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进一步提升全市高质量发展位势。

增后劲、提质效,当好项目建设“作战部”。实施“重点项目提质年”,锚定1530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营造“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浓厚氛围。强化项目用地、环境容量预支保障,领导帮包高位推进、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年完成投资2700亿元以上,年内新竣工项目350个、新增产值700亿元以上。

优服务、促转型,当好企业发展“服务部”。完善现代物流体系,集成“枢纽+基地+战略支点城市”建设势能。深化能源改革,先立后破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保障重点企业、出口产品绿电需求。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优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功能,完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进一步扩大“信易贷”授信规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开展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专项清理,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惠民生、兜底线,当好民生事业“保障部”。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加快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抓好能源电力保供,保障管道运行安全,确保顺利迎峰度夏、迎峰度冬。开展区域综合水价改革,指导各县市区规范农村供水价格。加强项目储备、提升项目质量,最大限度争取政策支持,为扩内需、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1月22日,《2025年潍坊市发展改革工作要点》印发,包括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全力扩大有效投资、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服务业扩量提质、提速绿色低碳转型、高水平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深化助企惠民改革等10个方面共44条,对2025年发展改革工作进行了谋篇布局。”鹿尧表示,全市发展改革系统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按照“一七五一”思路目标和任务举措,锚定“走在前、挑大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更好潍坊贡献发改力量。

潍坊,这片充满希望的改革沃土,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必将不断谱写出更加耀眼的发展新篇章。

2025-04-13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71103.htm 1 建设更好潍坊 在改革沃土上谱写发展新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