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王凯 记者张海帝报道 日前,由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主办,浙大安徽校友科创中心、安徽中科热仪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精密测量,自主可控——高端科学仪器国产化突围之路”主题沙龙在科大硅谷庐阳园举办。中国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教授丁延伟在主题分享中表示,当前,我国热分析、量热领域科学仪器国产化率仅5%,突破技术封锁需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建立多学科交叉研发平台,在核心材料、精密加工等关键环节实现突破。
仪器仪表被誉为工业生产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近年来,庐阳区锚定“2+3+X”产业发展方向,已汇聚拥有自主研制热分析与量热仪技术的中科热仪、专注于太赫兹成像系统及研发相关检测设备的中科太赫兹等一批优质企业。
科技企业纷至沓来的背后是区域矢志不渝做强科创载体。随着科学仪器产业园、“芯庐州”集成电路产业园、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等产业载体加快建设,新型研发机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高水平转化载体、科技金融机构等科创资源加速集聚,区域光电与仪器仪表产业“星火”由点扩面、蓄势燎原。
截至2024年底,庐阳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增至49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670家,吸纳沪苏浙高校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5000万元,指标完成率250%。下一步,庐阳区将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合肥未来大科学城建设等政策机遇,聚焦“塔尖科技”,大力推动“都市科创”,加速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三新联动”,推动科创资源汇聚、科创人才集聚,形成“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大科技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