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富川县:“油茶夜话”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

本报讯 曾显茜 记者龚成钰报道 打油茶、喝油茶不仅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瑶族同胞一项古老而传统的饮食习俗,更是作为一种情感纽带,促进了人与人的交流。近年来,富川县针对干部群众“白天两头跑、人难找”“干部干、群众看”等问题,创新探索“油茶夜话”工作法,与群众一道夜间喝茶畅谈,聊民生之困、问发展之计、话治理之策,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绘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图景。自2023年“油茶夜话”工作法推行以来,已召开“夜话”151场,收集问题253个,解决问题230个,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县镇村三级“夜话”联动,拉近干群关系。按照“访万家情、解万家忧、聚万家心”的工作思路,创新制定《富川“油茶夜话”活动工作方案》,强化县镇村三级联动组织推进,有效拉近干群关系。成立县委工作领导小组,将“夜话”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干部作风深化年”重要内容,构建“县处级领导示范带动、后盾单位协同推进、镇村常态开展”的工作格局。各乡镇把落实“夜话”制度纳入每月工作安排,推行“六个有”模式,实现各乡镇“有主要领导牵头主抓、有夜谈工作方案、有班子成员负责组织、有镇村干部参与、有居民夜谈活动、有书面夜谈成果”。由村“两委”班子发动,推选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新乡贤“四老一新”人员,组成村级“夜话”话事佬团队,让群众当“主角”、干部成“帮手”。

“油茶夜话+”赋能,激发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研判实际情况,从群众最关心的大事小情入手,明确“夜话”主题,畅通民情民意直达渠道,推动乡村治理由行政管治向协商共建共治共享转变。梳理工作难点堵点、信访集中事项、群众合理诉求等,以大白话、家常话等方式深入宣传解读,现场解答疑问,做到政策解释清、掌握准、理解透。以村民议事为切入点,让村民群众参与村规民约修订、商讨红白喜事操办标准、评选文明家庭、商谈环境卫生整治等,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树立乡风文明新风尚。通过聊天说事、拉家常等方式,疏导群众情绪、理顺群众心气、帮助解决问题,变“事后调”为“事前疏”,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家门口。围绕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修路修渠、村务治理等乡村建设事项征集群众“土办法”“金点子”,致力打造“一村一品”,为乡村振兴添动能。

创新“管晒评”抓落地,设立“民意感知红黑榜”。坚持与群众商量和为群众办事相统一,对照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建立“问需、办理、反馈”工作流程,提升“夜话”质效。建立意见收集、问题反馈、督促办理工作机制,乡镇、村委干部对群众“议事”及时登记,建立“矛盾纠纷类、困难诉求类、工作建议类、投诉意见类、民事代办类”五大类议事台账,分类处理。实行乡镇、村委两级定期公示晾晒机制,双向传导压力,提高问题办结效率。对“夜话”化解的矛盾、办理的满意度安排专人回访,设立“民意感知红黑榜”,促进“事办结了、事心双解”,持续推动为民办实事工作走深走实。

2025-01-15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9883.htm 1 富川县:“油茶夜话”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