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安宁
1月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肖渭明介绍2024年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赵辰昕在会上表示,2024年,我国取得了很不平凡的发展成绩,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亮眼成绩
发布会伊始,赵辰昕对2024年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绩进行了概括。
——创新活力持续激发,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空间格局更趋优化。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扎实推进。
——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发展底色更加鲜明。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取得新的积极成效。
——开放水平稳步提升,国际合作持续拓宽。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外贸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
——共享发展全面推进,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围绕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落实惠民举措,更大力度稳定就业促进增收,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进一步加强。
此外,我国安全保障巩固加强,发展韧性持续提升。坚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能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增强,数据安全保障不断强化,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
新质生产力表现为“四个加快”
2024年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效如何?赵辰昕表示,突出表现为“四个加快”,即创新能力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和未来产业加快布局。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按照这一部署,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一定会在2024年取得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有更长足的进步。”赵辰昕介绍,工作中会注意把握几个重要方面。第一,更加坚持因地制宜。支持各地立足战略定位、结合禀赋优势,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新路子。
第二,更加坚持融合发展。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第三,更加坚持深化改革。深化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两重”加力“两新”扩围
袁达表示,2025年将大幅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加力扩围实施“两新”工作,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将尽快公布今年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的具体方案,指导各地及时做好相关支持政策跨年度顺畅衔接和平稳有序过渡,力争取得更大实效。
“两重”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从三方面加力推进。一是加大建设力度。二是加强软硬结合。坚持项目建设和配套改革相结合,抓紧推进规划政策制定和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资综合效益。三是加快工作进度。在去年提前下达今年约1000亿元项目清单的基础上,近期将再下达一批项目清单,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两新”方面,一是扩大范围。将设备更新支持范围扩大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二是提升标准。进一步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加大家装消费品换新的支持力度。三是完善机制。进一步简化设备更新审批流程,提高经营主体设备更新的便利度。
促消费与惠民生相结合
“2024年,大宗消费增长比较迅速,服务消费增长较快,消费新增长点持续涌现,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消费潜力加快释放。”肖渭明说。
肖渭明进一步表示,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
一是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二是丰富消费产品服务供给。一方面,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另一方面,扩大服务消费,以高质量供给来引领有效需求。
三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将持续提升冰雪场地设施数量和公共服务水平,扩大老年助餐、居家助老、社区便民、机构养老等服务。
四是改善消费环境。完善商贸物流体系和冷链物流体系,落实好带薪年休假制度,办好中国品牌日活动等。
坚定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有观点认为,国际形势的变化可能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产生不利影响。对此,赵辰昕强调:“我们坚定不移地认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所以一定会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地把这件事做好。”
据介绍,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以“双碳”工作为引领,继续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体包括:打好能耗双控收官战,努力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统筹谋划“十五五”碳达峰行动,研究综合评价考核办法,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加快建立一批零碳园区;进一步健全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政策和标准体系,支持绿色低碳产业进一步健康发展;持续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深化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两新”工作取得更大成效等。
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从近期的月度数据和高频指标看,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加快落地见效,特别是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实施一揽子增量政策后,市场预期有效提振,经济运行明显回升。”会上,袁达介绍了3点突出感受——发展向好势头增强、发展新动能不断壮大、发展质量持续提高。
关于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的考虑,袁达认为,既要兼顾需要与可能,也要做好与中长期规划衔接,充分体现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需要。
据介绍,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强化政策统筹协调,增强政策一致性,加快政策传导落地,更快更充分地释放政策效能。重点做好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推进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六个方面工作。
政府投资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024年,投资工作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赵辰昕介绍,一是政府投资持续发力,带动放大作用持续显现。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项目完成投资超1.3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项目完成投资超3.6万亿元。二是多措并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积极向民间资本推荐项目,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核电等重大项目建设。三是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一大批重大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四是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保障好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赵辰昕表示,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聚焦提高投资效益精准发力,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高效益用好政府投资,高水平调动社会投资。
将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其中很多都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上,肖渭明介绍了几个方面重点工作:
第一,深入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报请出台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建立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制度。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核电等领域的投资。建立健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和解决问题机制,上线运行了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
第二,加快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推动招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完善招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制度规则。
第三,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实施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的意见。聚焦创新主体功能定位、科技评价等方面,落实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举措。
第四,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强经济政策、非经济政策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推进,城乡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
“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切实稳预期、强信心、促发展。”肖渭明说。
采取更多惠民生举措增强获得感
袁达介绍,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完善政策上持续发力,在扩大投资上显著加力,共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2400多亿元,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努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一是抓强技能稳就业。2024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突破200万人次;支持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700余个,推动地方在重点工程和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中推广以工代赈,吸纳务工就业332万人次。
二是抓教育扩优提质。2024年新增普通高中学位60万个,新增高校学生宿舍床位40万张,加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
三是抓医疗扩容下沉。支持高水平医院布局建设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安排100亿元支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四是抓普惠养老托育。加快推动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让更多群众享受到身边和“家门口”的优质普惠公共服务。
“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采取更多惠民生举措,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袁达说。
各地区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发挥
“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崛起、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等方面的政策举措,同时制定印发重点任务清单,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推动这些政策举措落实落地。”肖渭明说。
他介绍,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取得重大进展,各地区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发挥。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三大动力引擎作用持续增强。东北的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夯实。中西部地区能源安全的保障水平也进一步提高。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治理呈现新的面貌。
据了解,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区域间联动融合发展。狠抓全链条工作落实,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对外开放的决心和行动都不会变
会上,赵辰昕梳理了2024年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的工作。
首先,2024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发布施行,限制措施由2015年93条大幅缩减至29条,制造业领域限制措施全面取消。入境便利政策不断优化。其次,继续依托重大外资项目工作专班主动跟进服务,帮助解决外资项目落地过程中的难题。此外,2024年,我国与23个国家和非盟新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前11个月与共建国家货物贸易额达到了2.54万亿美元。
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仍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共赢,不断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会上,赵辰昕重申了中国对开放的态度:无论外部环境怎么变,怎么充满不确定性,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和行动都不会变。“新的一年,我们一定会采取很多新的举措。”赵辰昕说。